北宋大法官

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都要(二合一章节)(5/6)

钞可用来交税,所以商人、百姓也都需要这盐钞交税,因为用盐钞交税,可避免其中损耗,也更为方便。

    这么一来,官吏、皇家警察都忙着用盐钞购买货物,而商人也是忙着用货物去兑换盐钞。反正,不是急着花钱,就是急着挣钱,哪有工夫来这里诉讼,就算有纠纷,他们也会私下和解,这一寸光阴,一寸金啊!”

    “原来如此。”许芷倩点点头。

    张斐道:“故此我打算让叶祖恰也出门审案,反正那些学生得去税务司帮忙,我就可以留在皇庭审案。”

    说到这里,他稍稍皱眉:“不过明年我们将会变得非常忙碌。”

    许芷倩道:“逃税官司。”

    张斐笑着点点头,“故此我们珍惜现在的时日,晚上多交流交流。”

    这都是他早就部署好的,他只有今年有空闲,故此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培养人才中,明年就不可能会有这么轻松了。

    沉寂半年的税务司,最近渐渐变得热闹起来,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收税的柜台也从一个增至十五个。

    3号柜台后面的账房也不知道是不是陈明的亲戚,同样也是一张面瘫脸,仔细审视过地契后和户籍后,道:“二十贯。”

    “是。”

    那人拿出两张十贯的盐钞递过去。

    拿着盐钞,仔细看了看,放入边上的钱箱中,拿着公章一盖,将地契和户籍递还给那人,“下一个。”

    “这就行了吗?”

    “嗯。”

    账房不耐烦地道:“下一个。”

    “给你们送钱,你还不乐意了。”那人嘀咕道。

    那账房鼓着眼瞪道:“那你可以不来送啊!你逃税你还有理了。”

    那人当即就焉了,走了出去。

    出得大门,他便快速上得路旁的一辆马车,只见里面坐着两个身着绸缎袍子的员外。

    正是河中府的大钞商,段朝北和韦布。

    “怎么样?”段朝北问道。

    “交了!”

    那人将地契和户籍递给段朝北。

    段朝北道:“税务司就没有问这户籍下,还有其它田地?”

    那人道:“不但没有问,我多问一句,他都非常不耐烦,这税务司主要就是看地契,没有问题就让咱们交钱盖章。”

    “我知道了。”

    等那人下得马车后,韦布突然道:“这税务司比官府还蛮横一些。”

    段朝北道:“蛮横与否,并不重要,这小心使得万年船啊!咱们偷偷摸摸将税交了,明年再看情况,要是税务司查不到,那咱们也就不交。”

    韦布道:“会不会大家都跟咱们这般想,到时大家都将税给交了。”

    段朝北皱眉道:“我估计这契税,大家还是都会交的,毕竟那田地房屋是藏不住,税务司要真查起来,是绝对能够查得到,但是那个总税,肯定有很多人不会交全额的。很多大财主是惜财如命,百分之十五的税,他们至少至少都得交数百贯的税,这不是要他们的命么。”

    而离他们的不远处,还停留着一辆马车,车上也坐着二人,正是蔡延庆和元绛。

    “看来陈明说得丝毫不差啊!”

    蔡延庆看着那队伍都排到门外,不免呵呵笑道。

    元绛道:“房屋田地这么显眼,他们怎么躲得掉,不过等白契补交契税后,那自主申报税收也将会轻松不少。”

    很多隐匿的田地就藏不住了。

    蔡延庆回过头来,笑道:“税收不是已经收上大半。转运司将原本俸禄的钱直接划到转运司今年财政收入上面,又将盐钞当做俸禄发给官吏和皇家警察,他们又拿着盐钞去向百姓购买货物,百姓得到盐钞,又拿来交税,同时大家习惯于用盐钞,手里应该也都会留一些,哪怕是留下三分之一不去换盐,官府所得利润也十分可观,这一招可真是高啊!”

    元绛点点头道:“也不得不承认,这都是张三那小子想出来的,光盐债、盐钞咱们就已经赚得一百多万贯的利润,这在很大程度就能够弥补财政的缺陷,只不过这需要三年之后才补上,如果更多人用上盐钞,可能都不需要补。”

    蔡延庆突然问道:“那这算是谁得政绩?”

    元绛迟疑了一下,心知瞒不过了,讪讪道:“当然是算转运司和官府的政绩,在表面上还是咱们颁布的政策。”

    说这话时,底气相当不足。

    蔡延庆道:“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公检法的监督,着盐债、盐钞都行不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