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七百一十三章 最赚钱的生意(2/5)



    张斐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穿着睡衣,不禁一拍脑门,“天呐,还得换衣服。”

    可一看这大热天,他是直接脱掉睡衣,抄起椅子上的袍子,就一边穿着,一边往外面走去。

    高文茵又是说道:“三郎,我帮你穿吧。”

    “不用了,王学士也是性情中人,不会在意的。”

    “???”

    高文茵一脸懵逼地看着许芷倩。

    许芷倩直摇头道:“一丘之貉。”

    来到厅堂,王安石一瞅这小子,裹着一件袍子,“你这是什么打扮?”

    张斐讪讪道:“效仿王学士。”

    “.?”

    王安石嘴角抽搐了几下,差点吐血,“我那是因为公务繁忙,来不及打理。”

    “我也是啊。”张斐赶忙道。

    王安石道:“你忙什么?检察院就你隔三差五休假。”

    没有办法,这顶头上司,就是我岳父,请假不是轻轻松松的事。张斐暗自嘀咕一番,嘴上却道:“王学士此言差矣,打官司的时候,那我都是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这官司打完,我也没什么可忙的,那些日常公务,我还不如那些实习检察员处理的好,就不如放假,养精蓄锐。”

    王安石怒其不争道:“你这字不练,也就罢了,公务不熟练,也都扔给别人去做?我看你是想打一辈子官司?”

    他很看好张斐的,宰相的苗子,结果这厮!

    “呃王学士请坐,请坐。”

    张斐赶忙岔开话题。

    “你就不能上进一点吗?罢了,罢了,你这人真是油盐不进,死性不改,我都懒得说你。”

    王安石摆摆手,坐了下去,是哀其不争啊!

    张斐直翻白眼,你王安石说我死性不改,我.!强忍着怒气,亲自给王安石斟上一杯茶,“不知王学士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王安石斜目瞧了眼张斐这“居家”打扮,这眼屎都快掉下来了,是深吸一口气,“我最近收到消息,西北那边的盐价出问题了。”

    张斐点头道:“我也刚刚收到这个消息,但关于此事,我之前就与王学士谈过。”

    王安石道:“但你当时没有告诉我,会有这么凶险,我听说那边.。”

    又是低声道:“已经是山穷水尽。”

    张斐道:“谁能想到熙河战事,我只能被迫调整计划,不过王学士请放心,一切尽在掌控中。”

    王安石点点头,又道:“但是那些盐商死性不改,这一有机会,他们就趁机兴风作浪,上回在京城就闹了一次,这回又要在西北闹,他们是完全不顾熙河战事,这种商人留着何用?”

    张斐问道:“王学士的意思是?”

    王安石道:“我打算趁机在西北推行市易法,专门用于平易物价,你看有没有机会?”

    张斐愣了愣,讪讪道:“王学士,这京东东路事情尚未处理好,河北才刚开始接手,京城又在忙于厢兵改革,你这忙得过来吗?”

    王安石道:“像你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当然是忙不过来。但是我认为,这时机才是最重要的,等那些盐商闹过之后,百姓自然很讨厌他们,朝廷便可趁机推行市易法。”

    张斐皱了皱眉头,道:“王学士,这商人逐利,无可厚非,而且根据我的计划,熙河的后勤,一部分都得依靠这些盐商,如果此时贸然推行市易法,惹怒他们,可能这后勤就会出问题。”

    王安石诧异道:“后勤还得靠那些盐商?”

    张斐点点头道:“我在想办法让他们再续三年盐债,同时再卖五十万贯盐债给他们。”

    王安石倒抽一口凉气,“这这能行吗?”

    “一定能行。”

    张斐道:“因为商人逐利,他们会做出对最有利的抉择。”

    河中府

    经过三年的平稳发展期,河中府再度迎来剧烈的动荡,原因就在于三年前张斐种下的蛊。

    也就是盐债。

    这解盐的盐产量是非常稳定的,刚刚好能够满足百姓的需求,并不是说每年都有不少剩余。

    在这种情况下发盐债,那就是寅吃卯粮,这还钱的时候可就要命,而且张斐当时发了一百万贯的盐债,还不算那些可以直接换盐的盐钞。

    当时引来钞商疯狂抢购盐债,因他们都知道,只要将盐锁死在盐债里面,盐商就拿不到盐,就必须向他们购买盐债,再拿着盐债去换盐。

    故此,今年各路牛鬼蛇神全部冒头,即便不做盐买卖的地主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