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七百四十五章 尽力了(2/5)


    因为法案是我们检察院提出来的,而谋反又涉及到君主、国家、百姓的核心利益,既然有案例证明存在这种可能性,那我们必须要对此做出防范和建议。

    但如果立法会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认为那些暗中囤积粮食,全都是想逃税,不可能有谋反之心,那我们检察院,也会严格遵守的。”

    冯京心中一凛,赶忙道:“我可没有这么说。”

    张斐点点头道:“我知道,但我也只是针对冯中丞的问题,进行解释,相信这也是立法会长召开听证会的主要原因。”

    很不愧是珥笔,这反咬一口的能力,可很是厉害。冯京又道:“但我想知道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谁来监督你们公检法和税务司?”

    张斐道:“首先,公检法是互不统属,警署隶属兵部,上面是政事堂,我们检察院也不是隶属皇庭,只是大家习惯将这三个官署放在一块称呼。

    根据制度,本就是相互制衡的。再加上,还有御史台、立法会,国家安全司都可以进行监督。

    甚至于百姓自己,百姓应该将上皇庭诉讼,视为捍卫自身利益,而不应该感到畏惧,因为公检法是基于法制之法的。

    事实上越多的百姓明白这一点,所以那些商人在输掉官司后,又来找我们检察院抱怨,控诉制度的不公。”

    冯京稍显沮丧,又瞧了眼富弼、司马光,低声道:“我暂时没有问题了。”

    潜在意思,我已经尽力了。

    司马光又接着问道:“方才冯中丞有一句话我也很认同,就是有些人生性节俭,偏爱存粮食,宁可自己平日里少吃一点,针对这种行为,征收惩罚性税,是否有些不妥?”

    张斐回答道:“节俭当然是一种美德,但司马学士所言,并非是节俭,而是浪费,存着粮食不让人吃,那跟烧毁有何区别?

    我认为儒家提倡的节俭,是希望不要造成浪费,因为还有很多人需求粮食,不要让粮食在仓库里面腐烂,卖给有需求的人,这才是节俭,这才是美德。

    就如同司马学士一样,司马学士向来就提倡节俭,但司马学士家里面的粮食,甚至还不及正版书铺的东主多。”

    外面站着侯东来,差点没有晕厥过去,大哥,你提我干嘛?

    司马光当即没好气地瞪他一眼,示意他,少拍马屁,严肃一点。

    韩忠彦突然小声道:“君实他们好像是在负隅顽抗。”

    韩琦笑道:“他们这都是做给别人看得,要不问一些无理取闹的问题,如何能够服众?到底那些人可都是无理取闹的主。如果君实不问这个问题,一定也会有人拿此事质问立法会,这立法会长可是不好当啊!”

    韩忠彦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富弼突然问道:“此时京畿地正在发生旱情,检察院在这个时候递上这份法案,其缘由是不是为了帮助朝廷抵御旱情。”

    此问题一出,不少官员都惊讶地看着富弼。

    这真的是要尽全力啊!

    赵顼也不由得皱了下眉头。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敏感的。

    如果按照常理来说,我身为朝廷官员,为旱情出谋划策,这有何不妥吗?

    就算是,又怎样?

    可实则不然,因为目前有很多人将旱情,归咎于皇帝头上,如果你是这么打算的,那你就是拿别人的钱,去为皇帝擦屁股。

    这就不公平。

    你闯下的祸,你自己负责才对。

    张斐道:“只能说,此番旱情加速了我们递交这份法案,但即便没有遇到旱情,我们也会递交这份法案,正如我方才所言,我们之所以递交这份法案,乃是因为有很多人对此不满,认为不公平,而其中也确实存在着不公平。

    但可能不会这么早,方才有提到的相国寺等特殊情况,但在这份法案中,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规定,如果没有发生旱情,我们检察院可能会做好这方面的调查,再递交一份更加完善的法案。

    正是因为突发旱情,而相国寺又是属于特殊情况,可以容后再说,因此我们才决定先递交这份法案。”

    早知如此!

    不少权贵都略显懊恼,就是他们让人去抱怨不公的。

    结果反倒是给张斐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富弼稍稍点头,突然又看向两边的司法官员,好似在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其实这些司法官员不全是他们保守派的人,为了让这场听证会更令人信服,富弼还特别几个权贵出身的司法官员参与进来,可那些司法官员的眼神比他们还要迷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