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七百五十五章 搅屎棍登场(3/5)

>
    这些权贵彻底放弃挣扎,将这仓库内的粮食尽数拿出来。

    他们可不敢赌税务司查不到,因为代价实在太高,一旦查到,也许就不止是罚钱这么简单,万一扣上谋反的罪名,那就是全家死光光的节奏。

    这也是有史以来,地主们开始清空自己的粮仓。

    于是乎,一番盛况出现在京城的郊外。

    天不下雨,可条条道路上都堆满了粮食,是一眼望不到头。

    这粮食多得真的是令人头皮发麻啊!

    就连权贵自己都被吓到了。

    朝中大臣们也纷纷跑来到郊外观看这一番盛况。

    可见,这天灾之下,是必有人祸。

    张斐也携妻来到郊外视察,举目看着道路那看不到头的粮队,不免感慨道:“有些时候,我真是不明白,他们存这么多粮食,又不卖钱,留着干嘛?”

    许芷倩道:“或许是因为喜欢吧。”

    “喜欢?”

    张斐偏头看向许芷倩。

    许芷倩点点头道:“以前爹爹在许州当官的时候,我就知道当地有一个大地主,每天没事就去粮仓看看,他家四十多个粮仓全都是满的,只有多出来的才会拿出去卖,据说粮仓要是不满,他就睡不着觉。”

    张斐笑道:“原来如此。”

    这民以食为天。

    古人对粮食一直都有着崇高的信仰,甚至不少人都有一种恋粮癖。

    他们捂着粮食不卖,还真不是说个个都是囤积居奇,还就是喜欢。

    但是想着要被白白罚掉五成,那就还是卖了吧。

    走着走着,忽然在一个茶棚下,遇见蔡京。

    “恩师,师娘。”

    蔡京赶忙上前行得一礼。

    “蔡京,你怎在这里?”

    许芷倩好奇道。

    蔡京道:“我刚刚跟一些地主谈完生意。”

    “生意?”

    许芷倩疑惑地看着蔡京。

    蔡京道:“他们会将一半的粮食以三十五钱的价格出售给我们粮食署,但我们粮食署的必须确保粮价稳定在三十八到四十文钱。”

    许芷倩听罢,当即愠道:“这些人真是可恶,宁可便宜官府,也不愿意便宜百姓。你没有答应他们吧?”

    根据汴京律师事务所的预算,粮价是要跌到二十五文钱之内,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存粮太多,但如果权贵们先将一半的粮食出售给粮食署,同时让粮食署不放粮食出来,那他们就底气稳住粮价。

    蔡京立刻向张斐递去求救的讯号。

    张斐笑道:“话不能这么说,如果地主以三十五文钱的价格对外出售,百姓是不会买的,一定会等下去的,粮价只会进一步下跌,但是粮价不能太低,这要是太低的话,谁还会去种粮食,地主种粮食也是需要成本的,到时就是两败俱伤,这就是为什么粮食署要确保粮价不低于三十五文钱。”

    许芷倩撇了下小嘴,不屑道:“这粮价被炒到七八十文钱的时候,怎就没有人告诉我这些道理。”

    张斐干笑几声,冲着蔡京使了下眼神。

    蔡京立刻借故溜了。

    这蔡京刚走不久,又遇到侯东来。

    “老侯,你怎么也在这里?”张斐好奇地问道。

    侯东来道:“哦,我去煤场那边谈买卖。”

    张斐忙问道:“什么情况?”

    侯东来道:“近日煤价涨的厉害,咱活字作坊的成本一直在增加。”

    许芷倩纳闷道:“这使节煤价怎么会上涨?”

    侯东来道:“夫人没有发现么,最近这郊外新增了几十家铁作坊,买煤的多了,煤价就上涨。”

    许芷倩又问道:“为什么会增加这么多铁作坊?”

    侯东来道:“跟着这些工程有关系,需要很多工程工具,还有就是,许多百姓不种田,都来工地上务工,工钱还不低,这茶肆、酒馆的买卖都好了不少,也消耗了很多煤。”

    正当这时,对面走来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道:“哥,我想留在成立务工,不想回去种田了。”

    年长地诧异道:“为啥?”

    “咱家里那几亩地,勉强才能活着,在城里务工,还能攒一些钱,又不担心天灾,这不好么?”

    “你傻呀!这活总有做完的一天,到时没人请你,那不得饿死。”

    “咱如今学些手艺,咋就找不到事干。”

    等到这兄弟二人远去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