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七百七十五章 货币化(4/7)

r>
    这时,一个皇家警察突然道:“衙内,怎么没有瞧见税务司的人?”

    曹栋栋愣了下,立刻将那掌柜的叫来,道:“税务司的会来这领薪俸么?”

    “不会。”

    那掌柜摇摇头,道:“我昨儿也问过,据说税务司那边有专门为他们准备的,而且还是官家亲自安排的,跟咱们商人无关。”

    曹栋栋撇了下嘴,哼道:“这些税警就爱搞特殊,有什么了不起的。”

    如今税警可真是宝贝,他们的一切信息,只有皇帝和张斐知晓,全都是保密的,其实他们也改为领税币,但是是皇帝从内藏库,单独给他们开了一个窗口,让他们去那领。

    不管怎样,这一轮税币发出去后,立刻是引爆整个消费市场,无论就是酒楼,还是市集全都是乌央乌央的人。

    其实这一时刻商人的生产力,是有些跟不上的,好在朝廷也在货币化,将仓库里面的一些存货贩卖给商人,商人再拿着卖给官员、士兵,暂时还能维系住这供应平衡。

    但也只是暂时的,商人必须赶紧扩大自己的生产力。

    这还就得等到新城镇的作坊。

    户部。

    “你看,这都是我亲自规划的,第一期东西两镇共建设三十个大作坊,四十个小作坊。”

    王安石得意洋洋地向张斐说道。

    张斐道:“第一期?”

    王安石道:“我准备分三期来建设,如果一块建的话,肯定是卖不出好价钱的,再来就是,许多商人也在观望行情,如今急着要买的,是去年就急着要建作坊的。”

    “原来是这么回事。”

    张斐笑着点点头,对于这种招数,他并不陌生,突然又指着中间那个圈,道:“这块地用来干什么的?”

    王安石道:“这里是市集,到时会建造一些摊位,酒楼茶肆,但这些地,我都不买,就只是租。”

    张斐又问道:“这又是为何?”

    王安石道:“就这种大作坊,得养着不少人,酒楼茶肆不愁没买卖,租金也有不少。而且,那些商人个个都很精明,是不能放任自由,我只卖作坊,其余的都不卖,边上的河道也是属于朝廷的,到时他们若敢动歪心思,朝廷就可以用市集和河道来威慑他们。”

    哇.你这也太阴险了吧。张斐只觉汗毛竖立,“王相公,你可真是商人的克星,竟然这么损咳咳我的意思是。”

    王安石却不以为意,还哼道:“是损,但也被你们给逼得。”

    张斐委屈道:“跟我有什么关系?”

    王安石道:“以往朝廷哪需要想这种招数,不都是你们公检法么,我要不留个心眼,往后这些商人不得骑到我们头上来。”

    “误会!全是误会!”

    张斐打了个哈哈,转移话题:“既然王相公已经筹划的这么完善,那今儿叫我来是.?”

    王安石道:“还能为什么,当然是拟写契约,这里面的权益比较复杂,所拟定的契约,必须确保我方才说得,是能够合法实现的,免得到时又吵到皇庭去。”

    这些房东都是没良心的。张斐心里不禁生出一丝鄙夷。

    王安石又道:“还有就是这土地的问题,如果将地卖给他们,万一有些人拆了作坊建足球场或者赌坊、青楼,那可如何是好?”

    张斐稍一沉吟,道:“朝廷是可以通过政令,将这些土地全部赋予工业属性,就是确保这些土地只能建造作坊,不能挪作他用,除非得到朝廷的批示。”

    王安石稍稍点头,突然想到什么,“我记得《临时法》中只有农田保护法,不能轻易在农田上建造任何房屋。那何不区分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相互之间都不能轻易转换。”

    张斐解释道:“我们有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目前大多数作坊、店铺,都是在自己家里,只有大小的区别,是难以区分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

    但是如果今后规模变大,肯定还是会区分的,因为大作坊势必要跟农业争抢河道,但是现在还没有必要。”

    如今工商业还在幼苗时期,应给给予鼓励和自由,一开始全部管住,怎么发展的起。

    王安石点点头道:“你们有这个打算就行。”

    等到张斐帮王安石拟定出这份土地契约后,户部那边是立刻开始进行扑买。

    不到七日功夫,七十个作坊就全部卖完了,其中大作坊的购买者,都是以纸张、酒和纺织为主,尤其是纺织和纸张,而朝廷从中获得一百七十万贯收入,当然,这里面还包括承建的费用。

    虽然说比起内城的房价而言,这价钱还真不算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