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马竞攻守脱节。
于是,弗格森快步走到了前面,朝着基恩和斯科尔斯等人喊话,示意他们按照赛前的部署来执行,要坚决一点,投入更多的精力,多压迫对手,别松懈。
……
杨浩听到了弗格森的喊话,自然也猜到了曼联的意图。
这是一个双方博弈的动态过程。
曼联要迫使马竞的中场脱节,一旦3后腰和双前腰被切割,那曼联会对马竞形成围攻之势。
这就非常麻烦。
如果不想出现这种局面,那德科和卡卡就要撤回来一些,跟3后腰保持紧密联系。
那前面的反击威胁自然也就削弱了,曼联防反击的压力也就小了。
杨浩也马上跟着走到了场边,示意奥雷利奥往前一些,让整条后防线呈不规则站位,边后卫位置靠前,既要压迫贝克汉姆,同时也能随时从边路串联起3后腰和双前腰。
奥雷利奥的特点并不是卡洛斯或卡福那种,反而更像阿尔维斯。
当然,代价嘛,就是边后卫的身后空当比较大。
但贝克汉姆的速度并不快,也不是突击型边锋,所以杨浩这样调整还算稳妥。
当比赛进行到第23分钟的时候,就是奥雷利奥在左边路的肋部,接到哈维·阿隆索的传球后,停球让过了贝克汉姆后,带球往前推进,并迅速传到了前面,交给了德科。
德科带球反击,横传给了中路的卡卡。
结果,卡卡在带球启动的一瞬间,被罗伊·基恩犯规了。
马竞的球员在抗议,认为罗伊·基恩这是战术犯规,至少要给黄牌,但主裁判没有表示。
“这主场哨吹得可真好!”杨浩大声地抱怨。
他就是故意让第四官员和弗格森都听到。
NND,我现在一肚子委屈。
一周前被吹掉了一个点球,现在连张黄牌都舍不得给?
弗格森转过头来,看了杨浩一眼,假装没听到,又转过去了。
这老家伙只要是对他有好处的,他就是闷声发大财。
……
随着比赛的深入,不管是主场作战的曼联,还是客场作战的马竞,战术意图都表露得一清二楚,杨浩和弗格森在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也都暴露无遗。
所有人都惊讶地发现,当马竞采取稳守反击战术时,强如曼联,竟然都很难攻入马竞的禁区,不得不频频采用远射的手段。
但效率之低,可想而知。
马竞则是看起来场面比较被动,可实际上,踢得更稳。
西蒙尼和巴拉哈积极驰援边路,三后腰的整体移动很有章法。
没办法,三名球员都很聪明,都能贯彻和执行主教练的意图,还能随机应变。
这就让曼联的边路进攻受挫。
转移到中路?
不好意思,前面双前腰,中间3后腰,后面4后卫,马竞的中路层层叠叠,布置出了三道防线,你曼联怎么攻?
与此同时,弗格森也不敢轻易下大力气,因为他得提防着自己的后防线。
万一前面偷鸡没偷成,后面的老家反倒被马竞给端了,那比赛可就有趣了。
所以,上半场,双方都还勉强能够沉得住气。
尤其是杨浩。
之前1比0取胜,就算这次0比0战平,马竞拿到了1分,就算拜仁击败了罗马,那马竞也拿到6分,跟拜仁并驾齐驱。
要是很不幸的,拜仁战平了罗马,那马竞继续领跑,更加逍遥快活。
所以,杨浩是一点都不担心。
比赛也就在这种你来我往的僵持中,耗尽了上半场。
但下半场,曼联明显开始加大进攻力度。
刚开场不到4分钟,吉格斯就在左肋一次带球突破时,传球给了斯科尔斯,后者被哈维·阿隆索直接铲倒在地,为曼联创造了一次很有威胁的前场任意球机会。
不管是位置、距离,还是角度,都非常适合贝克汉姆发挥。
马竞上下也都是如临大敌。
范德萨则是指挥若定,安排布置了人墙。
等到贝克汉姆快速罚出后,荷兰门将非常精准地跑到位置上,将球扑了出去。
马竞所有人都对范德萨的能力深信不疑,球员们都纷纷跑过去,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对他的肯定。
床单军团也不是好惹的。
当曼联开出角球时,卢西奥头球解围出了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