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球吧!教练

167 绝杀!降级的死敌才是好的死敌!【万字大章,跪求订阅】(3/8)

速成为西甲的过人狂魔,他的速度和技术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冲击所有的球迷和媒体。

    他会跟着声名大噪,然后身价飙涨,所有人都说:哇噻,天才啊!

    然后呢?

    跟前世一样,去巴萨,去曼联,或者去切尔西,然后一味地依赖速度,过犹不及,就频频受伤,最后变成玻璃人。

    如果将来运气好,受伤太多,速度适当慢下来后,开发出了右边路内切的技能,那就是杨浩前世看到的巅峰时期的罗本了。

    那要是运气不好,没开发出来呢?

    不好意思,又是一个被伤病耽误了的罗仲永。

    但好像没什么人去想过,罗本出道的时候,如果放慢速度,稳扎稳打地成长,充分提升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那结果会是怎么样的?成就会不会比前世更高?

    这一点,杨浩是有发言权的。

    那就是阿德里亚诺。

    在杨浩培养了两年后,他现在的右脚简直比前世好太多了。

    而随着右脚的提升,阿德里亚诺地整体实力简直可以用飙升来形容。

    这就是科学合理的培养所带来的成果!

    杨浩一直都觉得,从90年代中期,随着博斯曼法案生效后,人才流动越来越自由,顶级联赛,尤其是头部豪门球队的人才供应严重过剩。

    这导致他们真的就是把球员当做耗材,完全不去考虑长远发展,拿来就用,用完就扔。

    无所谓的,用废了一下,我最多再花点钱去买下一个。

    钱?

    我能赚啊!

    想一想,哪怕在马竞做出了示范的情况下,西甲的那些球队,甚至包括皇马和巴萨,他们都不重视球员的伤病,不重视球队的医疗,不就是因为这种逻辑吗?

    就好像皇马。

    哪怕是前世作为皇马的球迷,杨浩现在都无法理解,弗洛伦蒂诺签下那么多的巨星,花了那么多的钱,为什么就舍不得投入一些钱,花在球队的医疗设施和专业医疗人员身上呢?

    这就好像他无法理解,那么多俱乐部,怎么就没人想过要为球员提供安置服务呢?

    背后的逻辑,是不是就是杨浩说的,把球员当耗材?

    那这种情况得等到什么时候才好转呢?

    答案很简单。

    等到博斯曼法案,以及全球化流动所带来的这一波人才红利逐渐退潮了之后,再加上阿布拉莫维奇、曼苏尔等越来越多的土豪涌入欧洲足坛了。

    球星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自然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了。

    在这之前,他们都不会轻易做出改变的。

    反倒是像马竞的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眼里,妥妥就是另类,甚至就是傻X。

    很多人多在问小希尔和塞雷佐,甚至连马竞的这两位股东都在私底下问杨浩,每年投那么多钱在这些事情上,有意义吗?

    几百万欧元投在上面,何必呢?

    拿这笔钱出去,多买一名球星,它不香吗?

    杨浩给出的答案就是:“不出几年,将来的你们一定会感激现在做出这个决定的自己!”

    小希尔和塞雷佐都信任杨浩,于是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而俱乐部的球员也都清楚地感受到俱乐部对待他们的态度,尤其是在转会离开之后,他们能够更加清楚地感受到那种差异,对马竞的印象也会更好。

    这也是马竞软实力的一部分。

    ……

    11月16日晚,西甲第10轮,马竞客场挑战西班牙人。

    别看西班牙人现在排在西甲第18位,深陷降级区,可这支球队依旧还是非常生猛。

    在他们的主场,从来害怕任何对手。

    比赛开始之后,西班牙人就集中大部分的力量在中场,围剿马竞的传控球,搅乱马竞的配合跟比赛的节奏。

    前面则是留下一个劳尔·塔穆多打反击。

    熟悉西甲的球迷肯定都熟悉,劳尔·塔穆多还是挺有威胁的。

    这种僵持的局面一直到第25分钟才逐渐有所扭转。

    马竞通过逐渐控制场上的局面,控制球权和节奏,慢慢找回了优势。

    但西班牙人的防守还是很顽强。

    一直到第35分钟的时候,马竞断球后,哈维·阿隆索长传,雷耶斯带球突入禁区后起脚,被门将希门尼斯扑出。

    这是马竞上半场第一次接近破门得分。

    随后,比赛天平进一步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