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球员,所有打不垮的挫折,都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我们会用实力来证明我们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资格!”
“当然,他们也可以再重重地处罚我,否则,我一定讨回来的!”
……
杨浩积压已久的怒火,终于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了。
夹杂着西甲联盟的官宣,G14复活的传闻,杨浩的炮轰一瞬间就把欧足联推到了风头浪尖。
马竞作为欧洲足坛过去这些年来最具实力的球队,杨浩作为世界足坛最具影响力的主教练,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让全世界的球迷关注。
现在,杨浩公开炮轰欧足联,这极大震撼了全世界的媒体和球迷。
舆论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
纽约时报很快就转发了这一系列新闻报道,认为这是欧洲足坛最近这些年来,最大的一桩新闻。
美国权威媒体认为,马竞在欧冠半决赛遭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这是事实。
“杨浩所执教的球队,在过去这些年来,一直都饱受魔鬼赛程的压力,这次他是彻底把黑幕挑开了。”
“虽然杨浩没有明说,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将矛头对准了欧足联!”
纽约时报分析认为,欧足联所采用的是一种分蛋糕的模式。
西甲强势,他就打压一下西甲,扶持一下英超;等到过几年,英超强势了,就打压英超,扶持西甲……以此类推。
普拉蒂尼通过中小国家选票上来之后,一直都在反哺中小国家,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中小国家的球队通过欧足联获益。
“甚至一直都有传闻说,总有一条抽签线路是在确保在中小国家的俱乐部晋升到欧冠淘汰赛,甚至八强。”
“这在过去这些年,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而现在,西甲太强势了,他们已经连续多年统治了欧战赛事,这让欧足联意识到,必须要适当打压西甲,避免欧冠陷入西甲一支独秀的局面。”
“这就造成了当下的这种尴尬局面。”
纽约时报认为,这并不是马竞一家的利益,现在正在逐渐扩大战线,解散了的G14都有可能重新复活,这将严重影响到欧足联,乃至国际足联的利益。
2006年,正是G14利用舆论压力,趁机向欧足联提出诉讼,要求国际足联赔付过去10年,各大俱乐部国脚被国家队无偿使用所造成的损失,金额高达8.6亿欧元。
最终,G14赢了。
但在2008年,G14在普拉蒂尼的针对之下,宣布解散,取而代之的是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
“有消息透露,一旦重组G14的时机成熟,包括马竞、皇马和巴萨在内的众多西甲豪门,以及其他欧洲足坛的豪门球队,都可能宣布退出欧洲足球俱乐部协会。”
“这势必将更进一步削弱欧足联的影响力!”
纽约时报分析认为,这场闹剧的根源就在于欧足联对马竞,对西甲的打压,以及自身收支情况的不透明,包括每年欧冠的庞大收入分配情况,欧足联从来都没有给出一份清晰透明的财务表。
“欧洲的各大豪门球队,对欧足联的怒火已经被烧起来了!”
可以说,在欧洲足坛,没有哪一支豪门球队会喜欢欧足联的。
现在,确实是西甲很强势,马竞、皇马和巴萨很强势,可将来呢?
风水轮流转,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今天,欧足联可以打压西甲和马竞,那明天呢?
其他联赛,其他俱乐部可以短视,可以看马竞和西甲的笑话,可如果继续任由欧足联这样统治下去,以后他们出了问题,是不是也会欲哭无泪?
现在,欧足联彻底把控欧冠,那以后,欧足联会不会用欧冠来取代各大联赛?
别说没有这种可能性。
欧冠以前是叫做冠军杯,是杯赛。
现在呢?
叫做欧洲冠军联赛,注意了,是联赛。
杨浩前世甚至还看到过一种提议,就是欧洲俱乐部协会提出的,希望把欧冠改制和扩军,比赛安排在周末举行。
这就是要顶替各国联赛的生态位!
只要欧足联继续这么强势,只要欧冠的利益大到让各大豪门都无法割舍,那还不是欧足联说了算?
纽约时报总结认为,这场争议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出一个结论,而且一定会是旷日持久的。
欧足联的垄断和暗箱操作,一定会激起越来越多的联赛和豪门球队的抗议。
“真到了那个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