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球吧!教练

392 三连冠!没人比我更懂欧冠决赛!【万字大章,跪求订阅】(4/8)

    杨浩想要借助整体实力上的优势,压制住拜仁。

    尤其是这个开场。

    就算不能取得进球,杨浩也要让球队压制住对手后,顺利掌控球权和节奏。

    只要球权和节奏到手了,那马竞就能通过娴熟的控球,消耗拜仁。

    苏亚雷斯对拜仁后防线的消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杨浩手中握有的替补阵容。

    替补席上球员的实力和水平,让杨浩有信心在下半场解决战斗。

    当然,如果能在上半场就搞定,那就再好不过了。

    比赛一开始,杨浩就站在场边观察,留意着双方的一举一动。

    马竞擅长在两条边路发力。

    但这种边路进攻又有所不同。

    大卫·席尔瓦和梅西都很靠近肋部,边路则是让出来,交给马塞洛和阿尔维斯来后插上,拉开进攻的宽度。

    这也是马竞战术打法的一种特色。

    说边后卫,但比赛里经常当边锋来用。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前场投入了足够多的兵力,从左到右一字排开,马塞洛、大卫·席尔瓦、苏亚雷斯、梅西和阿尔维斯,再加上稍稍靠后的伊涅斯塔和卡卡。

    这就形成了一种压倒性的局面。

    拜仁为了守住马竞的这套进攻,他们不得不全线退守。

    杨浩考虑到拜仁的三后腰,所以这场比赛里,伊涅斯塔和卡卡的站位也是相对拉得比较开,哈维·阿隆索、蒂亚戈·席尔瓦和佩佩则是压得比较靠上。

    整个阵势很扁平。

    由于中路防守压力很大,人员密集,所以伊涅斯塔和卡卡基本不拿球,更多是在过渡。

    所以,从比赛一开场,拜仁开球被抢后,就很难再从马竞手中抢到球。

    场面上更是被一面倒的压制。

    安联球场的球迷也感到非常郁闷,甚至有些害怕。

    从第一分钟就被压制,那这场比赛凶多吉少啊。

    而且,拜仁这场比赛还有一个比较要命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缺乏对哈维·阿隆索的遏制。

    杨浩从第5分钟就看出了端倪。

    原因也不难猜。

    想要遏制住哈维·阿隆索,那就要腾出一个人手。

    托马斯·穆勒和奥利奇都在边路协防保护,戈麦斯如果撤回来,蒂亚戈·席尔瓦和佩佩就会放开手脚了,那限制哈维·阿隆索还有什么效果?

    那要是三后腰上来一个呢?

    答案也是不行。

    以马竞现在的攻击强度,尤其是在三十米区域内,小范围传切渗透,三后腰都要提心吊胆,上去一个,那不就更危险了?

    杨浩察觉到这一点后,马上就提醒了哈维·阿隆索。

    然后,所有人就看到,从第8分钟开始,马竞在哈维·阿隆索的这一侧区域可以很从容的拿球和分球。

    往前攻一攻,有威胁就继续,没威胁就回传,重新组织。

    面对马竞的这种打法,拜仁还真的就是没什么办法。

    而杨浩调整之后,马竞在开场没抢下来后,开始气定神闲地控制住球权,慢慢传切渗透。

    这让拜仁在场面上非常的被动。

    但海因克斯调教下的这支拜仁有一点是做得非常好,那就是球员的战术执行力非常强,防守到位率极高,而且球员始终都保持着绝对的专注。

    这就让马竞很难找到下手的机会。

    不过,如此一来,拜仁的进攻就毫无威胁。

    甚至在前面30分钟的时间里,拜仁连一脚射门都没有。

    反击打入到马竞半场的次数也是寥寥无几。

    这就能够看出,拜仁这场比赛的被动程度了。

    马竞则是在不停地寻找着机会,耐心地传切,时不时都能有一次传入拜仁大禁区形成威胁,让现场所有的拜仁球迷都心惊肉跳一番。

    但在前面30分钟里,拜仁也守得非常牢固。

    不管是杨浩,还是马竞,心里头都非常淡定。

    过去这些年,他们没少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况,所以他们都知道怎么去应付。

    虽说,也有好几场比赛,他们溜到了最后,还是没能攻破对方的球门,但绝大多数的比赛里,对方的球员在长时间碰不到球的情况下,心理都会出现问题,导致铜墙铁壁般的防守出现了裂痕。

    而只要出现一丝裂缝,以马竞球员的个人能力就能够创造出威胁。

    威胁的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