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球吧!教练

395 封神!我只想要一个体面的退场!【万字大章,跪求订阅】(2/8)



    这两名球员都是以速度见长。

    但,保罗·本托不愿意退得过于靠后,目的就是要确保球队抢下球后,C罗和纳尼有足够的空间去冲刺,但同时又不会距离西班牙的球门太远。

    所以,他们也是把防守布置在中线附近。

    这样一来,抢下球后,能打到身后,C罗和纳尼一个冲刺就能杀到西班牙的大禁区。

    与此同时,他们则是通过所有球员的积极投入围抢,对西班牙进行绞杀。

    例如上半场第10分钟,伊涅斯塔和大卫·席尔瓦在左肋完成了一次配合,小白传球,大卫·席尔瓦突入禁区左侧时,立马受到了3名防守球员的包夹。

    葡萄牙的阵型看起来像是433,实际上,由于纳尼很积极的回防,所以整体更像是442,而且还是中场菱形的442,让穆蒂尼奥重点去逼抢布斯克茨跟哈维·阿隆索。

    除了球员的专注、投入和围抢外,葡萄牙也采取了拉美风格那种,令人不胜其烦的极富侵略性的防守战术,各种各样的小动作层出不穷,时不时就中断比赛。

    这一点,葡萄牙做得非常聪明。

    全世界都在说,西班牙的逼抢是其他球队学不来的。

    其他球队往往都是把兵力集中到某一侧,但集中之后,这边是强化了,另一边就难免被弱化,变成了弱势侧。

    但西班牙的防守最令人头疼的就是,他们集中强化了某一侧之后,另一侧也还是很强。

    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弱势侧一样。

    但杨浩心里头很清楚,不是没有,而是被遮掩起来了。

    当西班牙集中兵力在某一侧时,在弱势侧,西班牙球员会选择放弃一些区域,优先确保权重更高的区域保持局部优势。

    所以当对手传球转移过来时,总感觉西班牙还是控制着弱势侧的优势。

    说穿了,只是局部优势而已。

    而葡萄牙现在的这套打法,放弃了控球,牺牲了进攻,集中兵力在防守。

    就算获得了进攻的机会,他们更多也是打反击。

    而在反击层面,他们也都不是很重视效率,球到了前场,有没有机会都先抡一脚。

    怎么说呢?

    这种打法就很C罗!

    可以说是滥射,是挥霍,但也未必不是一种策略。

    毕竟要打出有威胁的反击,就要投入兵力。

    前场投入了兵力,那中后场自然就被削弱了。

    一旦进攻没打成,被反击了,那就是威胁。

    保罗·本托就是采取这种打法,跟西班牙玩命地缠斗在了一起。

    而且,他们很成功地守住了西班牙的进攻和渗透。

    有趣的是,成功地防守导致西班牙在中场传球的失误增多,留给葡萄牙的反击机会也多。

    所以,在上半场,西班牙的控球率接近7成,可射门次数呢?

    两队射门次数是6次对5次。

    西班牙攻入对方禁区的次数是1次,葡萄牙是0。

    这效率看起来是不是很离谱?

    但这就是葡萄牙防守的成功。

    下半场易边再战后,葡萄牙还是坚持这种打法,继续这么干。

    就连瓜迪奥拉都看不下去了。

    “他们现在的打法,就像是扎根在泥潭里,自己没想过要出来,反而想方设法把他们给拉进去,逼着我们在泥潭里跟他们厮打!”

    杨浩听到瓜迪奥拉气苦的说法,觉得还很形象。

    “很正常,这是决赛!”杨浩提醒道。

    “我们今晚的肋部进攻不够。”利略则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杨浩点头。

    球员表现不好,这只是假象。

    真正的原因是,拉莫斯和阿尔巴都受到了C罗和纳尼的威胁。

    简单点说,两名边后卫都不大敢往前参与进攻,生怕被对手抓住机会。

    C罗和纳尼不管是速度、技术,还是个人能力,都是非常出色的。

    边后卫不敢轻易压上,前面的进攻又受到了对手的严密堵截,伊涅斯塔和大卫·席尔瓦就只能更多地跑到边路,负责拉开进攻宽度。

    如此一来,肋部进攻自然就不足。

    肋部进攻不强,葡萄牙的防守也就稳住了。

    说到底,战术就是一环扣这一环的。

    “要不要抓紧时间调整一下战术?”瓜迪奥拉问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