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球吧!教练

84 这支马竞太生猛了!(2/3)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杨浩竟然做得还不错。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萨基、拉涅利等众多名帅,在重组球队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大麻烦,都会碰到各种难题,甚至都遭遇到了滑铁卢。

    可杨浩呢?

    虽然只有短短的8分钟,但看得出来,马竞是踢得有章法的。

    但很快,马竞接下来的转变让伊鲁埃塔更加震惊了。

    就看到杨浩走到了教练指挥区的边缘,先是为球员的表现鼓掌叫好,紧接着就示意球队要开始压上去,积极往前压。

    等到比赛重新开始,伊鲁埃塔就看到他的对手竟然全队压上来了。

    ……

    以战养战。

    这是杨浩的策略。

    只要在比赛中,不停地打磨球队,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球队的整体竞争力才会不断进步,球员的实力也会陆续爆发出来。

    借着开局先进球的势头,杨浩果断示意球队压出去,采取高位逼抢压迫战术。

    他想要试一试,看看这套战术打法在面对强大的拉科鲁尼亚时,到底能不能坚持得住。

    事实证明,刚开始有些乱,给了拉科鲁尼亚几次反击的机会。

    但渐渐的,马竞的战术逐渐发挥出了效果。

    不管是顶在最前面的潘迪亚尼,还是拖后的德科,或者是两条边路的维森特和华金,都在积极地投入前场的逼抢和压迫。

    他们配合起来还有些生疏,但隐隐可以看出章法。

    身后是格拉维森和巴拉哈组成的猛男双后腰。

    两名球员都是攻守兼备,能上能下,传球能力也都很不错,而且都非常能跑,这就导致拉科鲁尼亚在面对马竞的这种高位逼抢压迫时,德贾明哈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伊鲁埃塔对德贾明哈不大满意的地方在于,作为巴西球员,他有些粘球,更多是往前参与进攻,但串联两条边路做得远远不够。

    这个问题在比赛里彻底暴露无遗。

    那就是当球到了前场后,拉科鲁尼亚的两条边路被彻底隔开了。

    两名边锋都不得不死死抱住边路,很难往中路靠拢,形成不了合力。

    更重要的是,在弗拉维奥转会皇马之后,拉科鲁尼亚原本牢固稳定的双后腰开始出现问题。

    在杨浩前世,很多人提到德科,都觉得他是一名攻守兼备的全能中场。

    再深挖一点,应该都知道,德科踢十号位的时候,进球效率还挺高。

    但他最宝贵的是什么?

    是高效!

    德科的带球速度其实挺快的,他的脚下技术很细腻,但很少有那种花里胡哨的炫技,他的每一个动作仿佛都是带有很强烈的目的性。

    防守和进攻都是如此。

    他时刻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比赛里应该要做什么。

    他很能跑,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跑得非常聪明,这导致他总是能够在球队抢下球,第一时间出现在最好的位置上,接到球立马策动反击,帮助球队完成攻守转换。

    他的传球很稳,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每一脚传球,哪怕是在前场,总是能给足队友提前量,拿捏得恰到好处,让队友接到球时,不仅很舒服地控制下来,而且能顺势衔接下一步动作。

    在杨浩前世,巴萨教父克鲁伊夫就曾经说过,德科的传球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技术,哪怕是在世界足坛历史上,都很少看到这样的球员。

    以至于在克鲁伊夫眼里,巴萨梦二队的灵魂根本不是罗纳尔迪尼奥,而是德科。

    但德科吃亏就吃亏在,他是一名中场,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特质根本就无法量化,媒体也好,球迷也罢,根本就看不出来的。

    同样是一脚成功的传球,提前量给没给足,在数据上根本无法体现,球迷也根本看不出来。

    而且,在巴萨的433战术里面,由于罗纳尔迪尼奥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还限制了德科在进攻端的发挥。

    杨浩现在把德科放在了4231战术的十号位,给了他足够大的战术自由。

    他相信,德科一定会在球场上,用表现给他带来回报的。

    ……

    整座卡尔德隆球场,所有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球迷,都直接看懵了。

    比赛之前,所有人都在猜测,马竞会输几个球?

    拉科鲁尼亚会不会像上赛季那样,在卡尔德隆屠杀马竞?

    甚至就连马竞自家的球迷都很忐忑不安,提心吊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