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474 孙忠遗书出卖太后 软禁藩王安抚朝臣(2/3)

经过一天一夜的折腾,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朱祁镇终于也扛不住了。

    宫中一片惨淡,京城之内、皇城之外,却是热闹非凡。

    东、西、南、北、中,五城兵马司,负责跟着户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抄勋贵、外戚、文臣家。

    天策卫、营州卫负责抄太监、锦衣卫、僧人家。

    整个京城乱糟糟一片,最先安定下来的,反而是十王府和诸王馆。

    如今的大明,除了齐王之外,还有二十一个亲王。

    楚王、辽王、宁王、伊王、郑王死在了乱军之中。

    代王、荆王身受重伤,熬了一夜,于凌晨薨逝。

    另有襄王、晋王、韩王重伤,不过好歹算是挺了过来。再加上秦、鲁、唐、赵、淮、庆六王,被软禁在了诸王馆中。

    而未参与叛乱的周、肃、沈三王,则安置于十王府中。蜀王与岷王,则住在单独的岷王府中。

    至于郡王,则死了几十个。比如襄王的两个儿子,全部死在了乱军之中。

    死了的藩王,已经没了烦恼。活着的人,却在战战兢兢地等待着皇帝的雷霆之怒。

    兵变没有这么容易的,一旦失败了,就要迎来皇帝无穷无尽的报复,至少按历史经验来看是这样的。

    没有藩王相信荒诞不经的景泰皇帝会大发慈悲、以德报怨。

    唯一的好消息是:到目前为止,皇帝并没有做什么过激的事情。藩王们要饭有饭,要酒有酒,还有名医治伤看病。除了要女人不给,其他方面皇帝倒并不吝啬。

    会昌侯府中,孙忠带着庶孙、庶孙女,已经被朱祁钰下令放回了家。

    孙忠悲痛欲绝,五个儿子,在这场兵变之中,全没了,嫡孙孙琏也没了。

    嫡曾孙孙铭暂时还活着,但是看自家犯的这大罪,孙铭恐怕也难逃此劫。

    别的罪过说不定还能有操作的余地,但是谋反啊,可是大逆。

    皇帝肯给孙家留下一个男丁,那都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附体了。

    短暂的悲伤过后,孙忠便开始写遗书了。

    在遗书中,所有的罪,孙忠都认了:

    孙太后与三杨勾结,阴谋废后,认。

    孙太后指使金英毒害皇子,嫁祸皇帝,认。

    国妃郭爱与宣宗私会生子,认。

    孙太后阴取郭爱子以为己子,认。

    孙太后向宣庙嫔妃们下药,至其无法诞下子嗣,认。

    孙太后指使太医毒杀胡皇后、顺德公主,认。

    孙太后勾结郕王废妃汪氏,意图下药断绝皇帝子嗣,认。

    孙太后勾结孙氏兄弟,发动这场兵变,认。

    孙忠替自己的宝贝女儿认下了七大罪状,将遗书交给孙子后,孙忠叫来酒菜,摒退众人,独自喝完了人生最后一顿美酒。

    午后,孙忠的遗书便被送至御前。

    朱祁钰看到这封遗书都傻眼了,不禁连连感叹:“孙忠可真是够决绝的,这是把他自己的女儿卖了个彻底啊。”

    林香玉问道:“孙忠这是要以孙氏的身败名裂,换孙家男丁一条生路啊。夫君会为他孙家留个子嗣吗?”

    朱祁钰摇头叹道:“当然得留了,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天经地义。我是有原则,有自尊心的。

    虽然我非常想将孙家杀个干干净净,但是拿了孙忠的好处,就得给人家办事,我不能坏了我为人处世的原则。

    孙继宗的三个庶子,一个庶女,再加上嫡孙孙铭,换孙忠一封认罪遗书,我够意思了吧。”

    林香玉点头赞道:“奴就喜欢夫君明码实价、童叟无欺的处事原则。夫君这样好的人,朝野上下、天下百姓为什么就是不珍惜呢,非要心心念念着他们的恭让皇帝。”

    朱祁钰笑道:“很简单,人善被人欺。”

    林香玉闻言,立即笑盈盈:“奴家就是这世上最善良的。”

    “大白天的,爱妃你不要这样。”

    被绝世尤物粘着的感觉很好,朱祁钰只得舍命陪爱妃,又白日疯狂了一把。

    凝香、浅雪、素汐三人,又抱着一大堆奏本进来了。

    将奏本往床上一摊。

    朱祁钰拣起最上面的奏本翻看了起来。

    连看了几封之后,朱祁钰不禁赞道:“好家伙,这全是请罪的奏本?”

    浅雪肯定地点点头:“陈循陈阁老、内阁其他大学士,六部的尚书侍郎,没死的藩王、勋贵,都察院的御史们,都纷纷上书请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