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852 蒙军精锐尽数投入 大战胜负即将分出(1/2)

    魏王闻言,更加振奋,这次真的没有白来,军不军功的再另说,只说亲临战阵得到的实战经验,便令人终身受用。

    另一方向的骑兵战场上,毛里孩亲自率精锐冲阵,四五万蒙军骑兵与两万天策卫混战在一起。

    重甲杀轻甲,明军占优;五万对两万,蒙军占优。

    而且战场极为拥挤,双方都冲不起来,所以一时之间,很难分出胜负。

    营州卫一万骑兵,则要面对阿噶巴尔济的八千余重甲精锐,四千余轻甲骑兵,打的也是极为吃力。

    也就是说,骑兵战场势均力敌,没有生力军加入,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

    蒙军还有一个困扰,就是明军囤放粮草辎重的中军也是用战车围起来的,明军可以躲的战车里面、战车后面发射各种弓弩、火器。

    中军南侧还有三个步兵方阵,一样有床弩、火炮、‘一窝蜂’等各色利器围护。

    蒙军不进入这些步兵的射程还好,或者与明军骑兵混战一起进入步兵射程,也没有问题。

    一旦蒙军单独进入步兵射程,那就对不起了。

    所以蒙军骑兵老是分心旁顾,要时刻注意着步兵的零敲碎打,否则一不小心就被收割了人头。

    南侧三个明军步兵方阵再往南三里处,徐永宁率领一万骁骑营、两万神机营已经慢慢移动了过来。

    很多大战,战局都是被猪队友破坏的。

    不只明军会出猪队友,蒙古骑兵之中同样会有猪队友。

    负责牵制东胜城援军的两万蒙古骑兵,就这样跟着徐永宁的三万骑兵,晃晃悠悠过来了。

    既然大汗与太师交待的任务是牵制,那就牵制到底,主动进攻?绝对不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阿噶巴尔济兼并了脱脱不花与阿剌的部众,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其消化。

    所以总有些将士消极懈怠,也总有些将士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甚至于,还有相当多的人盼着阿噶巴尔济赶紧战败呢。

    毛里孩忙着督战,也没能及时察觉到战场上的变化。

    过了不到两刻钟,阿噶巴尔济见副将已经重整溃兵,便下令再次冲锋。

    这次的攻击非常有针对性,就是直指保定中卫步兵方阵的南北两侧,每一侧由一万两千余骑兵做殊死一搏。

    等这两万多骑兵扛下明军最后一轮火箭、火炮,阿噶巴尔济要率五千重骑兵进行最后的突击。

    从而以神之一手毕其全功、生擒魏王。

    就只可怜这两万多蒙军炮灰,在五千重骑兵的屠刀威慑下,硬着头皮发起了冲锋。

    何宜下令,蒙军相距五百步之时,火炮齐射,蒙军相距三百步时,再发射‘百虎齐奔’,以此来增加杀伤力。

    蒙军已经无所谓了,冲是死,不冲也是死。埋着头往前冲,活下来的可能性反而更大些。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蒙军也不是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所以明军这一轮齐射,效果最好,杀伤以数千计。

    但是,明军赢了战术,蒙军赢了战略。

    南北两侧,各有数千骑兵撞上了保定中卫的步兵方阵。

    方阵内有五千保定中卫将士,及一万辅兵。

    何宜命所有保定中卫将士集中到南北两侧防御,东西两侧则交给辅兵。

    保定卫属于营州卫的后备军,装备极为精良,平时训练也十分严格。

    五千保定卫身披重甲,手执各式武器,依托战车抵御在第一线。

    双方进行了半个时辰的近战,保定中卫挡住了蒙军的攻势。

    在远处密切观察着战场形势的阿噶巴尔济果断下令吹响号角,命已经颇为疲惫的蒙军退出战场休整。

    何宜见招拆招,命保定左卫、保定右卫离开本阵,其配属的辅兵则推着‘百虎齐奔’火箭车一同移动,向保定中卫的方阵靠拢。

    阿噶巴尔济抽出腰刀,亲自率领着自己的五千精锐,向保定中卫方阵最为薄弱的北侧发起了冲锋。

    何宜见状,便保定右卫加快速度,从保定中卫方阵南侧进入阵中。

    阿噶巴尔济的精锐亲军势不可挡,不到一刻钟,就从北侧冲开了战车组成的防线。

    保定中卫以长枪兵拒敌,而保定右卫的将士也及时赶到,源源不断地填充到北侧防线上。

    蒙军死命冲击,明军拼死抵抗。

    虽然明军英勇异常,但还是被蒙军逼得节节后退。

    阿噶巴尔济咬咬牙,命副将分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