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术士

章节目录 678 请辞魏公(1/2)

    “宝玉啊宝玉,你在相府这么久,难道还沒弄清朝中职务,”曹操有点哭笑不得。

    “嘿嘿,你很清楚,我的心思不在这上面。”王宝玉挠头笑道。

    曹操就喜欢王宝玉这一点,沒有野心,于是耐心的解释道:“公之职,在侯之上,可建立宗庙,下设文武百官。嗯,也可称王。”

    王宝玉明白了,历史上的又一场大戏要上演了。曹操称魏王,为篡改汉室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还是装迷糊的问道:“咱们相府的官职不就挺多的吗,”

    “此自然不同,相府官职为内职,权力甚小。”曹操道。

    “您劳苦功高,担任什么职务都不为过。”王宝玉顺情说好话,反正也跟自己沒关系。

    “时至今日,我仍为县侯而已,只怕我升任魏公,天下又不知有几个人称王。”曹操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老曹,说一句打击你的话,不管你担不担任这个职务,想要称王的终究还会称王。”王宝玉道。

    “可若我称王,岂不是坐实了天下人的猜测,说我有谋权篡位之嫌,”曹操皱眉道。

    “嘿嘿,你心里比我清楚,这盆子扣你头上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和你身上的职务好像沒多大关系吧,”

    曹操默然片刻,传令下去,召集谋士们前來,一同商议封赐魏公之事。王宝玉想走,避开这些敏感话題。但是,曹操沒答应,说如果自己头疼,还指望着王宝玉给按摩。

    很快,荀攸等四大谋士,包括上表的董昭,连同杨修、司马懿等都被叫了过來。曹操一看见董昭,就装作不高兴的说道:“董长史,你这岂不是陷孤于不义吗,”

    “丞相为汉室江山,辛劳半生,合该担任魏公。”董昭坚持道。

    “可又为何不经我同意,便擅自呈表圣上,”曹操还是拉着脸。

    “丞相为汉室几十年如一日,居奇功而不骄,立伟业而不傲,为我等之楷模。若丞相执意如此,成就了谦谦君子不矜不伐的美名,但天下人会误以为圣上赏罚不明,外界更有传言,说是圣上与丞相不和,唯有此举,既彰显丞相之功劳,又可洗圣上不辨忠奸之嫌。”董昭言词恳切的说道。

    王宝玉冷笑一声,真是这世上的道理沒法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人总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借口。

    “圣上体恤老臣,下旨让孤担任魏公,诸公以为如何,”曹操环顾四周道。

    程昱、贾诩、司马懿纷纷表示极力赞同,杨修沒说话,心中显然不满,但还是跟着众人拱手,沒有表示反对。

    “公达,汝为何意,”曹操问不说话的荀攸。

    荀攸思量了一下,上前一步道:“丞相乃人臣之表,且征战多年,正当担任此位。”

    曹操点头,心中挺高兴,既然大家赞同,这件事儿的问題就不大。可是,一个非常不和谐的声音传來,正是荀彧。

    荀彧先是白了一眼荀攸,骂道:“公达怎就说出此不忠不义之言,有辱列祖列宗。”

    荀攸顿时脸一白,他明明是不赞同的,但时局就在这里摆着,不说同意也不行啊。算是少数服从多数嘛。

    曹操脸色一冷,尽量保持平静的问道:“文若有何思量,但讲无妨。”

    “我以为,丞相不可担任魏公一职,丞相起义兵,匡扶汉室,当秉承忠贞之志,退守谦虚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丞相必将流芳千古。”

    曹操早就说过荀攸和荀彧是铁杆的保皇派,今天的事情终于得到了验证。曹操心情十分不爽,良久才冷声问道:“你也随我征战大江南北,知我一心报效朝廷之心,为何今日却又说出这番话來。”

    “我对丞相敬仰之情,无需赘述。也实因为丞相着想,才说出这番话來。”荀彧又接着说道:“丞相今日已是重爵高禄,有泰山之安,何须再求那不与生不同死的虚名,若是丞相一时受人怂恿,称王天下,则平添累卵之危。”

    曹操沉默不语,双眉紧锁,荀彧并沒有停止,而是又接着说道:“丞相当用贤才,不学无术,放荡不羁之人,早该驱离,以绝后患。”

    一听这话,王宝玉顿时就不高兴了,在座的这些人,都是饱学之士,这不是明敲暗点的说自己嘛。

    “荀老头,我沒招你沒惹你,也不是我鼓捣圣上封赏曹丞相的,你干嘛跟我沒完沒了啊。”王宝玉冷着脸问道。

    “弱冠之年,屡任重职,居功自傲,行事散漫,有辱相府之风,我实为丞相担忧。”荀彧道。

    “你为丞相着想,那其余的人都是吃干饭的,老头,你有本事别在这里点拨曹丞相,不如去面见圣上,让他断了封赏的念头不就完了吗,”王宝玉不满道。

    “哼,我劝得了圣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