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术士

章节目录 782 清官崔琰(1/2)

    早在一个月前,许都城中的一些主要街道上,突然贴出了一些宣传单,上面写道:曹贼弄权,滥杀无辜,皇后伏寿,蒙冤而死,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天下义士当共讨之,还乾坤之郎朗,百姓以安宁。

    其中有几张宣传单,就贴在皇宫的城墙上。忠诚于曹操的官员,沿途撕掉传单,一顿地毯式大搜捕,却沒发现究竟是何人所为。

    还能是妖孽作怪。再搜,再搜一遍还是毫无进展。此事已过去了一段时间,百姓都有些淡忘,这么再翻出來也不觉得什么。但是官家一而再的搜查,却沒有任何收获,难道真是伏皇后有冤,一切都是她的冤魂所为。

    谣言远比宣传单更可怕,若是不及时调查个水落石出,不知道多少人为借此兴风作浪。谋士毛玠不敢再耽搁,连忙将这件事儿火速写信告诉了远在汉中的曹操。正是因为这封信,才让犹豫不决的曹操决定放弃攻打刘备,撤离了汉中。

    企图为伏寿翻案,曹操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姑爷汉献帝刘协,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一般人还真不能掺和,这才让王宝玉负责此事。

    同时,曹操也安排了另外一个人协助王宝玉办案,这个人就是崔琰。

    跟曹操混了这么久,又曾在相府任职,王宝玉认识崔琰这个人。崔琰担任相府的东曹掾,专门负责选拔官员,其人清正廉明,深得曹操的信任。

    曹操之所以派崔琰帮助王宝玉,正是考虑到很多官员都是崔琰提拔的,尽管崔琰选择的官员都跟他一样,属于清官流,但是在曹操看來,正是这些清官们,才更容易因为愤青精神,搞出乱子來。

    崔琰工作非常努力,不是特别大的事情,曹操的活动他也不参与,王宝玉跟他碰面的机会并不多。

    崔琰长相非常俊逸,身材高大,体格匀称,细细的一字眉,眼睛不大,神采奕奕,直鼻方口,五缕长髯飘飘,他说话从不拐弯,直言快语,连曹操都要谦让他几分。

    其实王宝玉对他的印象不咋好,王宝玉被封为巴公的时候,崔琰就是持有反对意见的,态度还很强硬。之后还一连给曹操上了三封表文,试图弹劾王宝玉,只是曹操挺住了,沒听他的意见。

    王宝玉回到许都,歇息了几日后,还是派人将崔琰请到了司天府,毕竟人多力量大,单枪匹马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可能性不高。

    崔琰衣着朴实,來了之后,微微拱手,王宝玉的笑容刚展开,他便自己找了个座位坐下來,不苟言笑,跟个石雕一般不说话。

    王宝玉嘴角抽搐两下,还是很客气的吩咐给他上茶。

    “丞相亲征,朝廷事务有劳崔先生了。”

    “臣子之本分,”崔琰哼声道,心里很不满意,觉得这话不该由王宝玉來说。

    王宝玉知道他脾气秉性,也不生气,开口道:“崔先生,我知道你对我封为巴公有意见。”

    “至今依然如此,”

    崔琰立刻说了一句,差点沒把王宝玉给噎死。再吸一口气,呵呵笑道:“我就喜欢你这样的敞亮人,其实咱俩差不多。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一点,巴公其实就是个虚职,圣上和丞相非要给,我也不能不接受。而且得了这个封号之后,我也沒有得到其他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无非是个称呼改变了而已。如果崔先生就是不舒坦,可以直呼我的名字。”

    “你虽颇有功绩,但天下封公者又有几人。老夫也是凭心而论。”崔琰见王宝玉客气,也终于换上了和缓的语气。

    “你大概不清楚,我早晚要离开这里,功名利禄对我而言,都是浮云。等我走了,这一切只能当做都沒发生。至于后人是否还记得这么一档子事都难说。”王宝玉呵呵笑道。

    哦。崔琰一脸惊讶,“王大人欲往何处。”

    “该去之处。”

    王宝玉的话,崔琰当然沒听懂,但是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公正的说道:“王大人能有淡泊之心,十分难得。”

    “行了,咱不说这些,想必你也知道,丞相派咱们两个人,负责调查到底谁想犯上作乱。我刚回來,沒有什么头绪,不知道崔先生有沒有线索。”王宝玉打住了这个话題,问道。

    “试图为伏寿翻案者,必是宫中之人。”崔琰皱眉道。

    “华歆不是负责守卫皇宫吗。他那里有沒有线索。”王宝玉问道。

    崔琰摇了摇头,说道:“内宫之中,华歆也不敢擅入。”

    “既然这样,咱们就兵分两路,我去皇宫看看,你再细细调查一下那些跟宫中扯上关系的人物。”王宝玉道。

    崔琰点头答应,随后离开,脸上多少带着些不满,大概不习惯受王宝玉指使。王宝玉也不愿意跟他较真,先完成任务再说。

    随后,王宝玉來到了皇宫,找到了自己的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