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按制度,草原各部三年点兵一次,都护检阅,然后将结果上报长安。
但这一次点兵,却是丞相破例下令,并委派了其左膀右臂的亲信心腹大将定远候、鹰扬左都尉郭戎来到幕南负责。
传说,这次点兵选拔,乃是丞相欲为明岁汉军出康居水做准备。
这是诸水部花了一个天大人情,从都护府的都邮那里打探来的。
按照都邮所言,汉军出康居水,乃是国家大策,千年大计,为此,丞相派出了一位执政亲自坐镇到了那数万里外的身毒之土,为汉家督抚之臣,又遣大将、心腹,甚至可能会亲自率军,坐镇于大宛,指挥此番进军。
总之,这次乃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
诸水部能不能废部建镇,就全看此番的表现了。
若是表现好,顺利选为义从,再立下功勋,待到功成之日,丞相与执政大臣们一高兴,诸水部废部建镇,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一念至此,牛超内心的兴奋已是溢于言表。
但在下一刻,他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他看到了,在北方的道路上,一支骑兵,正列队而来。
打头的是一面绣着雕的战旗。
在这战旗之后,上千名骑士,威风凛凛的骑乘着可能是大宛马、汗血马与漠南本地的马种杂交后培育出来的一种战马。
马匹高大而神俊。
更紧要的是,马背上的骑士,人人都穿着一件由精钢锻打而成的胸甲!
“归宁骑兵!”牛超看着,脸色顿时难看之极!
因为他知道,当这支骑兵出现后,他和他的族人面临的竞争压力,呈几何数字上升!
“我本以为,归宁人也不过是训练好一点,懂得多一点罢了……”
“哪成想,他们居然连骑甲,都能用鹰扬旅的甲具!”
“这还怎么比啊!”
在这一刻,牛超终于深刻的理解了部族长者们中流传的那句话:不入汉室,终为蝼蚁!
当他还在为自己部族的同袍与手足的纪律与组织而自豪的时候,归宁人,已经用上了汉人的现役骑具,甚至说不定,就是在现役的汉朝骑兵军官手把手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
于是,他所自豪和引以为傲的事情,在归宁人眼里,或许只是基本的东西。
若这次丞相点兵,乃是一次比赛,归宁人相当于直接出生在终点。
这种天堑一样的差距,不是努力或者说天赋所可以弥补的。
然而,牛超的震惊仍未结束。
因为又一支骑兵,从东方而来。
夕阳的余晖,落在他们身上,显现出腾腾杀气,那些列队而来的骑兵,看着只是随意的骑在马背上,但他们却无时无刻不在阐述着一种名为‘恐惧’的事物。
而他们的战旗,黑底金边,其上绣着一头黑白相间的野兽。
牛超认得,那是汉家蜀郡的猫熊,汉人史书中曰食铁兽。
而当朝丞相的鹰扬旅中,有一支骑兵,名为熊猫卫,人数不过三百,却承担着为丞相监视整个漠南草原,并随时报告的重任。
而熊猫卫,惧从漠南东北的鲜虞部选拔。
这不仅仅是因为鲜虞部地处漠南之东,远离纷争。
也不仅仅是因为鲜虞部所在的鲜虞县,乃是漠南草原上唯一一个汉朝移民比乌恒人多的地方。
更因为,鲜虞县的粮食产量,足可供给整个漠南之需。
更因为,鲜虞部自当年叛乱后,就一直为丞相的心腹独孤氏族与慕容氏族掌握。
而这独孤氏族与慕容氏族,本是武周塞下的乌恒氏族,为丞相所收复后,早已经尽数编户齐民。
族中老少孤寡皆移民汉家内郡,被妥善安置。
他们移民之地,就是关中之旁的汉中。
汉中地区,常常能见那黑白相间的猫熊出没,故鲜虞人以其为图腾。
于是,来者已是呼之欲出——鲜虞骑!
看着那从远处缓缓而来的鲜虞骑兵,牛超内心的压力,远超归宁的胸甲带来的压力!
因为,整个草原都知道,鲜虞人是什么?
这些白山黑水中出没的骑兵,在过去十余年,一直充当着那位汉朝朝鲜王的尖刀与利刃。
无论是朝鲜的深山老林,还是鲜卑山与乌恒山的冰天雪地,或者扶余人的冻土荒原。
鲜虞骑兵走到那里,便将死亡与灾难带到那里。
去年他们甚至去了扶桑,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