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第一千两百九十五节 旧臣与新人(2/3)

丞相怎么做了。

    说到这里,丙吉就看着王莽头上的白发苍苍:“比起吾,楚国公幸运多了……”

    王莽今年已经年过花甲了。

    换言之,他很可能不会活着看到江山易色,神器易主。

    可惜,他丙吉却可能会活着看到哪一天。

    而且还是以大汉九卿、两千石、执政的身份。

    甚至不得不笑着恭贺新朝革鼎……

    “唉……”想到这里,丙吉就悠悠一叹。

    他能有什么办法呢?

    ………………………………

    牛超穿着身上的甲胄,走在队列中,无比羡慕的看着一支从道路另一侧列队通过的鹰扬旅骑兵。

    绛色的甲胄,威风无比,赤色的战袍,鲜艳明亮,整齐的战歌声,叫人精神振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他看着那支不过百人的鹰扬骑兵,从道路上过去。

    “有朝一日,我也要成为其中一员!”在他身旁,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子,感慨着:“大丈夫,不为鹰扬,岂不遗憾?!”

    “二郎的志向,迟早是可以实现的!”牛超闻言,对那人道:“汝父曾是鹰扬士,又乃是归宁镇人士,依制度,可以减两年义从服役……”

    “兴许明年,就能拿到鹰扬旅的入募文书!”

    “托您吉言了!”个子高高的男子笑着道:“俺爹说了,丞相从来不计出生,只用敢打敢拼,人人皆可出头!”

    “可惜,这天下的夷狄不经打……”

    “永始三年后,四海就没有叛军、乱臣了……”

    “俺爹常常和我们感叹说,我们没有生在好时候啊!”

    “如今,丞相点兵,兴王师,起义军,诛暴政,布德于异域……俺终于遇到了时机了!”

    说到这里,他眼中满满的都是兴奋与期待。

    让牛超听着,心里面也是羡慕嫉妒恨。

    七月份,鹰扬左都尉郭戎奉丞相命于幕南点兵,遴选各部青壮、锐勇,优中选优,共选三千义从,来此西域,编组为鹰扬义从甲部。

    诸水部包括他在内,只有不到两百人被选入其中。

    其标准之苛刻,要求之严格,让人咋舌。

    等到他们从漠南走诸水部,经龙城、五原,转河西进入西域后。

    牛超才知道,大汉之大,上国之盛!

    他本以为,漠南三千义从,定是汉家藩国义从的佼佼者,无有能出其右者。

    然而,到了这西域,他才知道自己错的到底有多离谱!

    此番,丞相点兵,召集属国义从。

    漠南诸部、湟水羌部、河西义勇、西域义从,各以义从三千至五千不等来集。

    分为甲、乙、丙、丁四部。

    甲部为漠南,乙部为湟水羌,丙部为河西义勇,丁部为西域义从。

    以牛超来看,漠南义从,在这四部义从里,只是胜过河西义勇,根本不能和湟水义从、西域胡人义从相比!

    特别是那湟水义从!

    人人皆骑乘汗血马,个个都穿着胸甲。

    他们甚至还有一支四百人的火枪骑兵!

    简直壕到令人发指!

    牛超也是打听才知道,湟水一地,乃是汉家先帝御定的‘法外之土’。

    不受汉律管制的特殊地区。

    当地放开蓄奴,放开土地兼并,放开金融管制,放开赌博、烟花禁令。

    是故,那边是汉室最大的劳动力交易中心与高利贷地区。

    经过十余年的竞争与淘汰,能在当地活下来的羌人,都是那种背后有执政撑腰,同时给数十家公侯贵族提供种种服务的部族。

    换而言之,这些人乃是汉家公侯们的打手和保镖。

    最起码也是各个种植园里的监工!

    所以,装备豪华,也就不出奇了。

    在事实上,这些人与其说是义从,不如说是各个列侯、公卿家的家臣!

    甚至其中还有人乃是公卿家的私生子。

    自然,这些人背后的大人物,都希望他们可以通过这次机会,立下军功,方便后续操作。

    于是,大开后门,连火枪这种鹰扬旅都未能完全装备的大杀器也给他们搞来了四百柄!

    若湟水义从是壕,那么,西域各国的胡人义从,就是悍了!

    此番,丞相点兵,楼兰、尉黎、莎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