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第七百一十五节 诸子齐聚(1)(3/4)

>
    工坊园的存在,使得新丰的零售业,尤其是小商贩兴盛无比。

    只要不懒,县城的居民,都可以利用自家的屋舍,生产一些比较简单的食品。

    譬如,用蒻头粉做成团子,然后蒸熟。

    或者,拿些大豆,做成豆腐脑、豆腐干。

    都是很不错的营生!

    工坊园里的工匠、工人、学徒和来来往往的商贾和其雇佣的人马,加起来起码过万。

    而且,兜里都有钱。

    一个五铢钱一碗的豆腐脑,完全消费得起。

    有技术的工匠,甚至还能在豆腐脑里放些咸菜、肉酱。

    在这冬日的早晨,上工之前,喝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再吃一块用麦粉、蒻头粉、蹲鸱粉混杂后蒸出来的饼,无疑是很享受的事情。

    故而,新丰县城的居民,哪怕是过去最破落的穷汉、余子,如今也是过着温饱而有希望的生活。

    有恒产者,自然有恒心!

    在人民能有工作,且这份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时候,不会有傻子蠢到去和人拼命。

    现在,新丰县城,各闾里的青壮,甚至都主动组织了起来,成立了保甲、巡逻队伍。

    维护闾里秩序,县中安宁,打击外来盗匪。

    新丰县县城,瞬间成为了其他地方的游侠的禁地。

    没有人敢来新丰捣乱。

    故而,胡建对这些人完全放心。

    他真正警惕的,是那些停在新丰县城的豪宅、酒肆和商贾住所门口的那些马车,以及马车身后所代表的人。

    这些人可没有一个是善茬!

    以胡建所知,如今,这个小小的新丰县城之中,已经猬集了十几位列侯,三十多位封君,此外还有七位博士也亲自驱车来到了新丰。

    就是当朝的九卿们,也都派了代表或者家人过来了。

    至于那些看热闹的,随大流的八卦党,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这么多人聚集于此,胡建难免紧张。

    “派人去通知闾里的里正……”胡建轻声吩咐:“让各位里正,将各闾里的青壮组织起来,让大妇们也行动起来,务必要确保今日的秩序和安全!”

    “诺!”一直跟在胡建身边的常远立刻领命而去。

    ………………

    此时,整个新丰县城,似乎一下子就苏醒了过来。

    无数宅邸的大门,纷纷被打开。

    一位位羽冠经纶的士大夫、贵族和官员,在下人和仆从的簇拥下,出现在了门口。

    人人凝视着自己视线中的城市。

    “新丰变化可真大!”董越穿着一件厚厚的狐裘,眼中流露着惊喜的神色。

    他记得很清楚,三年前,他曾到过新丰,那时候新丰县城是一个凋敝的城市。

    街道上,垃圾遍地。

    闾里污水横流。

    那些被迫离家出走的余子们,光着膀子,坐在酷暑下的街道两侧,不怀好意的打量着过往行人。

    商人们则无精打采的坐在各自的商铺内,抽声叹气的诅咒着县官。

    但现在……

    一切都变了。

    市面井井有条,街道整齐干净,人民面有红润,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是这样的精神。

    “仲尼曰:善人之治国百年,可以去残胜暴!”董越兴奋的对左右道:“张子重治新丰半年,就能如此,可见先贤教诲,无比明验!”

    对董越来说,新丰的变化,简直是一个奇迹。

    更紧要的是,这个奇迹是在公羊思想主导下出现的。

    以不可驳斥的事实,完美的证明了他的父亲和他所坚持的道路的正确性和正义性!

    所以哪怕,古文学派的人甚至今文学派内部,乃至于公羊学派的几个山头的一些人,拼命攻仵、非议新丰的变化,说什么法家暴政复活啊,什么黄老异端端倪啊。

    董越都是坚决支持新丰,并发动自己的力量来为新丰辩护的。

    原因很简单。

    第一,新丰确实在变好!

    第二,新丰的变革,确实是在公羊思想的旗帜下开展的,而且,公羊学派的年轻人,深入参与其中。

    有着这两点,其他问题,立刻全部变成了细枝末节了。

    因为,董越很清楚。

    新丰的成功,就是公羊思想的成功,反之亦然!

    董越正要再说些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