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第七十四章 罗网(1)(2/3)

把乌恒人从辽东群山,迁徙到右北平、渔阳之外的匈奴故地安置,将这些夷狄的骑兵驯服,充当汉军的炮灰。

    朝野弹劾奏折,堆起来跟小山一样。

    但,冠军侯骠骑将军的地位,纹丝不动。

    哪怕这位冠军侯身死数十年,其遗泽依然庇护着他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

    让这个小吏的儿子,平步青云,执掌大权。

    除了这三个例外,几十年了,再无第四个例外之人。

    公孙家族,肯定不是!

    “父亲大人,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公孙敬声趴在地上,拜道:“为今之计,还是想想怎么处置此事啊……”

    公孙贺也是叹了口气,无力的坐了下来。

    发生了这种事情后,他很清楚,哪怕他把公孙柔砍成肉酱,剁碎了喂狗。

    那位陛下很可能也不会息怒。

    他的怒火,只会持续燃烧,直到将整个公孙家族烧成灰烬!

    或者,出现反转。

    就像张汤的故事那样……

    “天子派来的使者,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公孙贺轻声道:“留给你我父子商议的时间,恐怕不足半个时辰……”

    “说说看,你准备怎么办?”

    “柔儿能救还是要救的……”公孙敬声这才敢从怀里取出一块手绢,敷在额头的伤口处。

    “儿子听说,尚书令张安世,喜爱黄金、珠玉之物……”他慢慢说道:“若能重金贿赂,请尚书令为柔儿说话,或许能有转机……”

    钱这个东西,公孙家族其实也挺缺的。

    但不要紧,少府卿和治粟都尉衙门,刚刚划拨了一笔三千万钱的资金进了太仆的库房。

    这笔钱,本来是要用来给北军和南军换装的。

    但,如今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只好让北军和南军再忍耐忍耐了。

    反正,北军和南军的武器,还是能用的啊!

    缝缝补补,再用个三五年也没事,对吗?

    “另外,儿子打算让人去阳时主府上,请阳时主去见各位侍者,无非是花钱……”

    公孙贺听了,却是冷笑一声,看着自己的儿子,摇头道:“张安世是爱钱,但他绝对不会收你的钱!”

    “你也不想想,是谁签发了那个南陵竖子的秀才制书的?”

    “恐怕,人家现在正在发怒呢!怎么可能帮我们?”

    “至于各位侍者……”公孙贺冷笑着:“恐怕,他们就算拿了钱,也不会帮我们……”

    “因为……”

    “我们是太子的人啊!”

    “太子登基,他们哪一个能活?”

    “吾与尔出事,对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当了十一年丞相后,公孙贺虽然没有什么权力,但却拥有极大的权限,可以查阅很多东西。

    这十余年来的冷眼旁观,也让他明白了。

    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什么形象?

    一块拦路石,一个障碍,一个碍眼的钉子。

    只要他们父子,依然在位,就没有人能动的了太子!

    所以,无数人都在暗地里,准备着对他们父子下手。

    仅仅是浮在水面上的那几个巨头,就已经足够让他心惊肉跳,夜不能寐了。

    更别提,一直有着几个看不见的黑手在幕后左右着一些事情,计划着一些东西。

    这些年来,公孙贺早就闻到了危险的味道,看到了阴谋的苗头。

    预兆有很多。

    譬如七年前,天汉二年,李陵兵败浚稽山,败的稀奇古怪,扑朔迷离。

    那个事情,奇怪的让公孙贺至今都心有余悸。

    李陵前脚兵败,后脚长安城里就谣言四起。

    以至于天子大怒,族李陵全家,杀了其最孝顺的老母。

    结果最后被证实,真正投降匈奴,并且给匈奴练兵的人是李绪,一个小小的边塞都尉。

    更奇怪的是——匈奴单于的主力,是怎么绕过了李广利统帅的汉军主力,绕到了浚稽山,堵住了李陵所部的?

    公孙贺虽然带兵不行,但跟着卫青十几年,基本的军事常识还是懂的。

    假如说以上怪异,都只是疑问,只是猜测。

    那么,负责给李陵殿后,并应当接应李陵所部的路博德统帅的汉军弓弩部队,为什么在李陵深陷重围之时,还在居延的遮虏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