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了其单于庭直属的四支万骑,四大氏族的精锐,以及其主要部族的大纛。
总兵力,已经逼近二十万。
算得上是举国之兵,倾巢而动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匈奴人是不可能再调动一万以上的机动骑兵,在幕南方向开战的。
倒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只要他们敢这样做。
一旦被汉军发觉,那么……
浚稽山和轮台方向的汉军,就必然会运动起来。
而这两个方向,任意一点,被汉军突破,等待匈奴人的,都只有亡国的命运。
轮台被突破,汉军就可以打通居延、敦煌、轮台之间的联系,彻底连为一体,白龙堆将被突破,汉将获得一个进军西域的前进基地。
至于浚稽山……
汉军若可以控制此地,那么,不止居延会从前线变成后方。
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掐断匈奴骑兵对西域的支援道路。
并获得绝对的战略主动权。
而没有了浚稽山的遮蔽,匈奴的漠北老巢,就等于对汉军骑兵敞开了门户。
所以,匈奴人是绝对不敢在现在的情况下,大规模抽调部队来幕南的。
最多一万机动骑兵,就已经是极限!
“我军只需在此保持存在,入寇的匈奴人,就不可能不付出任何代价,就离开幕南!”司马玄非常自信的说道:“至于水与干粮,诸君不需要担心……”
“本将相信,现在,长水校尉,甚至张侍中应该已经知道了情报,说不定已经和入寇的敌人遭遇了!”
“援军马上就能到来!”
………………
率领着乌恒义从骑兵们,张越紧赶慢赶,在十八日的中午,终于抵近了鶄泽正东,控扼着进出当地关键的青泽。
其实,就是后世的查干诺尔湖。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从地质上看,这一地区,应该是一片沙地。
几乎没有什么土壤,到处都是沙丘。
植被稀稀疏疏,看上去非常荒芜。
所以牧民也很少见。
但……
这一地区,有着许多湖泊、河流的存在。
水,带来了生命。
大大小小的水洼、湖泊、河流之中,生长成千上万的红柳。
红柳的枝干,和卢苇一样,盘踞在水中,形成密密麻麻的红柳树林。
于是,这里成为幕南最重要的候鸟栖息地。
至少有数十万只飞鸟,选择在此繁育后代。
大军从这沙地中走过,无数飞鸟惶恐的飞起。
随行的乌恒贵族们,对这些湖泊、水洼中的红柳非常敬畏。
张越亲眼看到,独孤敬和郝连破奴,都约束部下,禁止那些不懂事的骑兵去掏鸟窝。
这让他倒是很好奇,于是随便问了几句。
这才知道,这一地区,无论是在过去的匈奴人手中的时候,还是如今的乌恒人治下。
都是一个神圣的领域。
青泽湖,在匈奴语里的意思就是青白色的圣湖。
传说,曾有神明,诞生在这湖中的红柳树下,匈奴人认为这位神明就是他们信奉的‘撑犁’【天神】。
而且这个传说,能追溯到无比古老的时代。
甚至,早在东胡人统治草原之前就有了类似的相关传说。
张越听听,呵呵一笑:“这就有些意思了……”
他打算在这个事情上做点文章。
学习一下后世佛教的先进经验——后世的佛教寺庙里,除了佛教本来的神佛外,还供奉了无数各地地方神明。
大和尚们,最初只是简单的解释了一下。
这些人啊,都是某某菩萨、佛陀的身外化身。
却没有想到,效果好的不得了。
很显然,这个湖泊的传说,也是可以拿来做做文章的。
但问题是——哪位诸夏神明,可以坐镇于此呢?
太一肯定不行!
五帝八主,大约也不能够。
只好从三山五岳的神明里去找了。
不过,总有一位是可以契合此地传说的。
到时候,再在这里给祂建一座庙,派人守护、四时祭祀。
简直是完美!
不得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