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诡颜笑春风

第七章:招蜂引蝶惊鸿舞(2/3)

头瞪着小晏,后者老老实实的将一个小锦囊还给了他。

    “你们这两个坏家伙,就知道出馊主意,唉,也是没法子,谁叫里面那位爷太过冥顽不化,偏要当鱼饵呢?”

    ……

    夜,华灯初上。

    泰和茶楼二楼包厢里,石川警惕的在窗户边上站着。

    小晏,穆清,香雪梅,怀玦都安静的坐着喝茶。

    “过来坐下,还有大半个时辰才开始,就别像条猎犬一样的到处嗅了。”小晏嘴里损着人,手也没停,拉着石川,坐了下来。

    石川可不是个安静的主,坐下来却静不下来,“我说,这个变态为什么连续绑了两个,都是唱梅妃的名旦,这个梅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真令人费解。”

    瞟了一眼烦躁不安的石川,香雪梅笑着道:“要不,我给你讲讲梅妃的故事。”

    “好好,讲讲!说实话,除了知道她是皇帝的妃子,其他的一概不知,一概不晓。”石川搓了搓大手,爽朗的笑着。

    “这个呀,得从梨园行的祖师爷唐明皇说起。”香雪梅清了清嗓门,像个说书人一样,娓娓道来。

    “春日,唐明皇因看到园中春色明媚,花柳将放,睹而叹曰:“此景物岂得不与他判断之”,随后就制了一曲,曰《好时光》:

    髺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娶个,有情朗。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制完这一曲后,便临轩击鼓,鼓罢,亭前杏花皆应声而盛放。

    他仰头长笑叹道:“不呼我作天公可乎?世人称明皇这一临轩击鼓之是为:“催花令。”

    当这一曲“催花令”后,高力士便自湖广历两粤为明皇选美,这才选中清丽绝世的江采萍,回长安后便被封为梅妃。”

    讲完,拍了拍手,坐了下来。

    “这就讲完了,那曲好时光,我还没听明白呢?”香雪梅随口吟诵的唱词,石川是真没听懂。

    “这曲好时光,是唐明皇在赞扬一个有倾国之貌的年轻女子,当及时嫁个少年朗,莫负了这大好时光。”小晏是知道石川最不擅长舞文弄墨的,赶紧给他解释。

    “那后来呢?”

    “后来呢?,那就要专心听戏了!”香雪梅挑了挑眉头。

    台上,戏已开锣。

    忽闻一阵笛音,由远而近分外空灵, 只见一女子,由后台缓缓渡步而出。

    她容颜清丽,淡妆素裹,纤腰盈盈不堪一握,一步一停,观其面容瑟瑟,想必心境甚是悲凉。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她纤纤兰花指微翘,轻理罗裳,神情落寞,低呤浅唱道。

    声音虽轻,但却余音袅袅,台下看众更是听得分外真切。

    她随即甩出水袖,又快速将水袖收回,姿态曼妙,接着唱道:“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台下看众一是竟忘了叫好,在悲怜的笛声中,在她凄清的唱词中,仿佛将自身代入,为她的悲而悲着。

    忽然,笛声一转,由初时的悲凉变得悠扬而宽泛,梅妃即随着笛声舞将起来。

    只见她挥舞长袖,翩翩起舞,水袖舞动处,时而妩媚回首,时而随风飞舞,时而又欲迎还拒,身姿柔顺飘逸,翩翩然若惊鸿般轻盈,又恰如那落梅般飘逸,舞姿与悠扬的笛声合二为一,天衣无缝。

    笛声悠扬,逐渐由慢渐快,传递出坚韧的勇气之音。

    梅妃也越舞越快,身轻恰似春燕,随风一圈圈的旋转飞舞着,真宛若那游龙,飞舞在九天,睥睨着众生。

    台下看客看得是如痴如醉,不敢发出一丝声响,深怕惊扰到台上独舞之人。

    小晏扭着身子坐着,心内惊叹那梅妃舞技,几次欲想找穆清说话,可对方神情凝重,便讪讪作罢。

    “咦!”旁边的石川却发出好大一声惊叹道:“这梅妃被贬入上阳东宫,原该很是凄凉,为何这舞却越舞越有生机呢?”连石川都看出了舞者的坚韧之意了,不解的问。

    小晏正要说话,香雪梅却轻声叹道:“这位美人呢,居于冷宫之时,就曾著《楼东赋》和白玉笛一并献于唐玄宗,望其能顾念旧情,与她一见。但这唐玄宗呢,虽念旧时情意绵绵,但惧怕那新宠杨玉环,不复得见,只差人赠了一斛珍珠于她。”

    “那后来又如何了。”刨根问底是石川的老本行。

    “梅妃只见珍珠未见唐玄宗,便心生傲意,回一首《谢赠珍珠》,并与珍珠一道还与唐玄宗,以示绝决之意。”小晏耐心的给石川解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