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心魔之劫。
双劫加身之下,服丹者能闯过元婴大劫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
回想起曾经的魔云子老祖。
陆铭估摸着,魔云子也是被逼急了,实在找不到其他的凝婴办法,方才要在万灵凝婴丹上赌上一把。
‘不过对某家而言,此事倒是无所谓。’
内视胖乎乎的元婴,便见随着心魔劫渡过,元婴重新回到了干净可爱的模样。
他在陆铭的丹田中呼呼大睡,也引得陆铭发自内心的一笑。
心中回想起青木童子、蛊神、剑主等仙道大拿的记忆。
“元婴一成,修士寿一千。”
当然,寿命什么的陆铭不太在乎,毕竟他的年龄实在是太年轻了……
“最重要的是,元婴一成,则可元婴离体。”
“离体后元婴可瞬间穿梭,速度之快远超任何同等级的身法与遁光。”
而由于元婴修士一身精华,皆在元婴之中。
且元婴离体亦可存在不短的一段时间。
这也意味着元婴期修士的生存能力再次加强!
“且元婴成就之后,滋生出一缕婴气,以婴气催动法宝法术,威能皆会暴增。”
“不过哪怕成就了元婴,仙道战力在我的实力体系中,仍旧不占主导地位。”
元婴初期的修为,还是拼不过陆铭的二品武道修为……
总之,目前来讲,仙道对陆铭的意义仍旧不大。
思及于此,陆铭念头一动,便想将元婴召唤出来,用肉眼看看自己的元婴。
但让陆铭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自己的元婴并不能脱离自己的身体。
他被陆铭那强壮的金身牢牢锁死在了体内,根本无法完成脱离肉体这一步骤!
陆铭瞬间皱紧了眉头。
意识到,自己的仙武双修之路,似乎出现了点奇怪的变化。
……
与陆铭分别之后,杨志也未回到军营,而是找了个低级灵脉,开始吞吐灵气,正式踏上修仙路。
但心中却又生出几许疑惑……
杨志本就是个好学之人,纵然出身平凡,但求知欲却分外强烈。
比如说此刻他就很想了解一个问题。
“七老,您说既然武道上限要比仙道更高,那为何武者还要辅修仙道呢?把修仙道的精力放在武道上,岂不是能在武道之路上走得更远么?”
此言引得七老轻笑一声。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内里最关键的原因,有二。”
“其一,武道难。尤其是三品到二品阶段,如果没有界核,则武者终其一生便只能止步于三品……至于说这个世界的猴版武道路,上限还是太低,远远低于仙道。故而在武者抵达三品,且无望界核之时,转修仙道就是个合理的策略。”
“且更强的仙道修为,也能反哺武道,等到仙道修为高了,未来未尝没有再取界核的可能。”
“久而久之,修武先修仙的概念就这么定了下来,成了一个最为合适的选项。”
杨志秒懂。
说白了,正确武道路的门槛还是过高,先修仙再谋界核,此乃曲线救国之办法。
“而其二嘛,则是因为仙武同修,自有妙用。”
“比如说,大乘修士乃至仙人的仙灵之气,可滋补武者内天地。”
这个逻辑七老门清,毕竟身为曾经能与仙尊对抗的七绝界主,武道那点儿事,七老不说一清二楚,至少大方向是不会有错的。
可惜,有鉴于此界并无正确的武道传承,七老到底是没想明白,陆铭拿了青木童子的元神又有何用……
继续刚刚的话题,且听七老继续道。
“再比如说,若武至二品,仙至元婴,则武者算是一只脚踏入了仙武融合的门槛。”
说完,七老感慨一声:“以元婴融入内天地,滋养内天地中的根本武印,此法乃是一种强壮武印及内天地的极佳办法,若是能激活仙灵特征的话,更能使得武者掌握一些元婴期的神异。”
杨志反问道:“是何神异?”
“瞬移。”
“并非是虚空身法那类的武道功法,亦或者是虚空类仙道法宝的遁光,而是元婴离体后的那种急速瞬移,以武者金身施展出的元婴手段!”
杨志不太懂元婴离体后的瞬移能力,故而对此概念不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