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不管怎么样,严肃想试一试。通过施压,也许能达到他想要的结果。
他手里有一台因为给英国某驻哈尔滨的商务机构办理事务受赠的一台老式照相机。严肃经历过1980年代,1990年代,知道这种相机怎么使用。
第三节 照相机的由来
对权力的作恶,就像衙役不给严肃立案这样的小事,东北话说严肃被衙役“拿”了,一定会有“蝴蝶效应”,因为被“拿”的人一定想要反击。被权力霸凌的人,在多大程度上自己的尊严和利益被剜割,就在多大程度上要找补回来。但是,这反击的拳头,无法挥向霸凌他的、像黑洞一样无形、隐蔽、权力边际无限的权力拥有者。所以,就像太平洋岛屿上曾经存在的原始部落人群,他们相信杀掉一个人,就能吸附这个人的灵魂,使他变得更强大,这些本应该本分守己的人,变得像现代影视剧中的僵尸一样,把自私和报复作为他们的世界观准则。
严肃揣摩自己的能量,足以逼迫那个因为他没有给他打点而拖延立案的衙役就范。他首先想到的是从这个衙役的痛点着手,用照相机秘密取证,然后似乎不经意地把照片透露给他。
严肃手里的照相机来之不易。这还要从初冬严肃想到省城买英文报纸开始。
初冬的东北,冰天雪地。刚下过一场快雪,在江北的路面上早就留下了赶车的老板子的车辙。似乎初雪的时候风最为肆任,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卷着刚从天上飘下来的零七八碎的雪粒,像扫雪的人这儿拢一堆那儿拢一堆,而现在的西北风直接在行人的脸上扑打,顶着行人的脑门,让人几乎寸步难行。几匹马呼呼地在叹气,从马车侧面看,马呼出的热气形成的烟雾好像有一堆东西烧着了、在飘着烟一样。作为南方人的严肃,并没有把风雪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南方的刺骨的冷就像在澡堂子泡完澡起身穿衣服的瞬间,而这里只要身上裹足了抗寒的装备,这种冷只在他的肌肤上造成些微的伤害。戴上口罩和狗屁帽子,把皮袄反穿,让里面的毛露在外面,这样皮袄就不会沾上雪。寒风打乱了他的呼吸节奏,他呼哧呼哧地呛着风,喘着,爬上了大车店的一个四匹马拉的马车。马车是拉粮食的,严肃搭个顺风车上瑷珲,然后从瑷珲换乘“大轱辘车”到哈尔滨。
这是一个明亮的清晨,空气中都是雪后水分子散发的清甜的气味,行人脚下匆匆,堆雪在行人脚下的咯吱咯吱声的踩踏之后,一顿早饭的时间就形成了紧实发硬的路面。老板子脸上快活的脸色里面又添加了能够拉屯子里的文化人进城的、不难发现的受宠恭敬的神情。他一张嘴,脸上由于常年在外赶车风吹日晒而发紫的脸皮和像斧痕一样的皱纹上,仿佛被灯打亮了一样。
“先生去这么远的地方,这要遭老鼻子罪了。”
“还行,我还算皮实。”严肃在捕捉方言上有一定的天赋。
“你现在出门还算找对时间了,现在路面硬,这段时间是往城里运粮食最好的时候。再过一段,路面又硬又滑,再到开春,雪化了,这地面上都是烂泥,十匹马都拉不动。马车陷在路上,车走过连个印儿都找不到。”
“烂泥一整个浪都溅到粮食袋上,你这粮食卖相不好,都卖不出去。”
严肃心里感叹他们的不易。
“我们这些当老板子的,就吃这口饭,命苦。还是你们有学问的人命好。”
老板子使劲连着甩了几下皮鞭,似乎他的命苦能发泄在拉车的马身上似的。
严肃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安抚他的这爆发的有些突兀的情绪。
“哎,都不容易。再说,我也挣不了几两银子,就是闲得时候多。闲得时候,我也发慌啊。”
“那倒是。”老板子似乎给自己找到了一点“妥协”。
老板子话锋一转,“干什么都没有吃皇粮的好,他们干得那点破事,屁事不顶,一天天的人还给他们孝敬银子。老子也想做官府的人。”
严肃平时总是把这些做苦力的人看成是肠子通直的人,没想到他们在看似原生态的生活圈子里,他们也有弯弯的肠子,所关注的也并非仅仅是吃饱穿暖而已。
“你在这里做个账房先生是在是屈才了,不想到官府谋个职啥的?”
老板子一开始的恭谨和卑微,似乎因为这一句话而消失得烟消云散。老板子说这话的时候抬起头,似乎他在给严肃点拨和开示人生中的大道理,而严肃是那个需要附耳听从他建议的人。
“算了,官府的那套迎来送往,不是我能应付得了的。我就是一个老实人。”
“哈哈!”老板子就像发现了一个“老实人”,头抬得更高了,似乎真理掌握在他手上,而他是代表官府说话的人一样。
“这官府的人情世故,也就那么回事。你要办事,就得给人家好处。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