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的将军皇后是个兄控

第六十章 手足情深(2/3)

忙作了个揖:“小弟无事,不敢多叨扰大哥。”

    顾云烈何等的人精,怎么会猜不出来他心中所想,摆手示意他可以去了。

    目送着顾云峰走远,顾云烈心中愈加烦闷,有不知名的怒火在他胸中燃烧,他只觉得这春意盎然的后花园,逼仄得让他喘不过气。

    他略一思考,抬脚往顾府西南角婉姨娘的小院走去。

    小院还是他上次来时的样子,或者说,更加破败了。

    已是暮春,院中那棵枫树仍没有发芽的迹象,光秃秃的枝丫透着萧瑟的气息,与后花园的景致相比,简直天上地下。

    可顾云烈的心却是安定了些许。

    顾云烈走至桌案前,拿起婉姨娘的牌位,伸手将上面的灰掸去。

    现在想想,这位婉姨娘也是个人物,不知当年是何等的风采,竟能将西凌皇子木奕承和南宛太师,同时收为裙下之臣。

    与多方权贵交好,在整个澧都艳名远播。

    更离奇的是,她不仅在老鸨的眼皮底下暗结珠胎,还在这孩子的生父离去之后,哄着顾太师为她赎身,用八抬大轿将她抬入府内。

    顾云烈曾听见过母亲和丫鬟说过,婉姨娘备受太师宠爱,若当初生下的是个儿子,抬成平妻也不是毫无可能。

    他记得母亲的怨恨,也听出来母亲的后怕,只是在他记事的时候,婉姨娘已经失宠,他也只能从母亲零星的几句话里,拼凑父亲当年的盛宠。

    他该是见过这位婉姨娘的,可他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位姨娘长什么样。

    除他以外,想必这世上没多少人记得她了。

    当初名动一时的花魁,如今只有劣木刻的牌位,供着她不全的名姓。

    顾云烈不合时宜地想,小九儿,该是像她的娘亲的。

    自顺中关退兵之后,顾云烈一直不肯想到妹妹,此时在婉姨娘的院中,却好像得了某种宽赦一般,让他可以平心静气地想一想。

    所有人都认为,是他救了顾云月。

    所有人都认为,顾云月的一切都是他给的,顾云月欠他的。

    所以,他对小九的伤害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但他自己清楚,事实远非如此。

    他若只是看不惯府中众人,在得了他娘亲的暗中授意后,对顾云月百般磋磨,一个好好的孩子几乎要被折磨死。他有太多方法可以救她。

    他可以去求他娘,对这个小姑娘手下留情;他可以说服太师,将她过继给顾家的旁支;就算一定要带她走,他也大可以给她寻一个好师傅,教她傍身的技艺。

    可他选了最不应该的那条路,他把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带去了军营。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顾云烈记得,那年的冬天,他看见府中的下人让一个小姑娘在冰水里洗衣。

    小姑娘是顾府的九小姐,可府中所有人都能使唤她。他们嘲笑她,将自己生活中的不满,全发泄在这个无法还手的小女孩身上。

    顾云烈知道自己会永远记得,在他上前的时候,看到了女孩的眼神。

    她看起来那么可怜,可她的眼神比冰雪更冷,她不觉得自己可伶,也不曾怕过眼前这些人。

    她孤立无援,身旁的所有人都对她满怀恶意。

    她无法反抗,却倔强地不肯低头。

    就是那个眼神,让顾云烈下定决心,要将女孩带在自己身边。

    他那时已从军几年,立下不少战功,刚求得建昭帝允许他着手练兵。

    看似是神气的少年将军,但建昭帝总是疑心,他练兵是为了顾府的权势,多有试探打压,家里也是,父亲几年不曾和他说话,还断了他的月例,以此逼他。

    顾云烈日后是名震天下的帅才,可当初也不过是个肩膀都还单薄的少年。

    他觉得自己做得没错,可所有人都说他离经叛道。他心性坚毅,可也快撑不下去了。

    就是在这个时候,顾云月被他带到了军营。

    六岁的顾云月,脾气秉性基本定了,可对世事,却是一无所知,仍是白纸一样。

    所以顾云烈教她什么,她便听什么。

    她是顾云烈按着自己的样子教出来的,自然和他想的一样。从不觉他所作所为是离经叛道,反而觉得理所应当。

    她从不觉得读书人就高人一等;她坚信人的高贵低贱从不是按着权势财富来分;她甘愿为了海清河晏的盛世,尽心竭力。

    小九被他教得那样好,从此之后,顾云烈再不是独自赶路之人。

    顾云烈心里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