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359章 意得志满(1/2)

    随着鲁王车驾的到来,洪武门的正门缓缓打开,从洪武门向里望去,远远的,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次第打开。

    从洪武门,一直向里望去,就看到青条石铺就的御道,笔直向前延伸,连续穿过四道城门,奉天殿遥遥在望。

    鲁王心情激动面色潮红,这一步步走过去,他将会逐步登上皇帝大位。

    鲁王的车驾走在御道上,缓缓驶入一道道城门,在御道两侧,早有宦官和宫女跪伏在地,迎接紫禁城新一任主人的到来。

    鲁王意得志满的走进紫禁城,来到奉天殿前,在身边太监的搀扶下走下车架。

    鲁王浑身颤抖着,激动难明,慢慢走上台阶,来到奉天殿大殿之前。

    鲁王转过身来,就见身后御道之上各道宫门的正门相继关闭,只留下侧门仍然敞开,从侧门里川流不息的涌进来文武百官和大量侍卫军兵。

    文武百官和这些侍卫渐渐聚集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鲁王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俯瞰下去,颇有一种身为帝王,富有四海,天下尽在手中的感觉。

    文武百官沿着两侧的台阶,逐渐走上奉天殿门前的高台,一群官员簇拥着鲁王。

    鲁王稳定一下心神,昂首阔步的迈步走进奉天殿,径直向大殿正中的龙椅走去。

    周围的文武百官眼中都射出热切的光芒,目不转睛的注视着鲁王一步步迈向龙椅。

    在无数官员目不转睛的目光中,鲁王一步步踏上台阶,转过身来,就见奉天殿内一群追随着自己的文武百官仰目而视。

    鲁王轻轻向下一坐,终于稳稳当当的坐在龙椅上,所有文武百官不约而同的上前见礼,口中高呼。

    “臣等拜见监国鲁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

    鲁王嘴角逐渐翘起,越翘越大,最终完全合不拢嘴,得意、畅快、终偿所愿的笑声毫无顾忌的在奉天殿内回荡起来。

    “哈哈哈哈哈……”

    ………………

    当天晚上,鲁王在奉天殿内大摆宴席,所有追随鲁王的文武百官全部列席,庆祝光复应天府,同时也要论功行赏。

    对于这次封赏,鲁王朝廷早已探讨过多次,各人的赏格早已经定下。

    在鲁王的示意之下,鲁王的随身太监立刻站出声来,手拿一份监国鲁王的令旨,高声宣读起来。

    首先封赏的就是世子朱弘栋,因为朱弘栋的功劳实在太大了,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以浙东南五府为基础,居然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收复了浙江全境,并且收复了南直隶江南部分的十一个州府,说是再造河山也绝不为过,所以封赏就显得尤为优厚。

    “监国鲁王敕曰:

    治世以文,戡乱以武。而军帅戎将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鲁王世子朱弘栋乃能文武兼全,出力报效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宠命乎。虏据应天,世子千里奔袭,复旧都,继祖宗陵寝,此兴亡继绝之功。敕命于戏,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骏烈功宣华夏,用昭露布之貔熏,暂锡武弁,另加丕绩,钦哉... ...”

    鲁王宣功,随后开始加赏。

    珊瑚、玉璧、宝马、仪仗、宫人俱在赏赐之列,林林种种好几十项,看着显得特别丰富。

    朱弘栋听着各类封赏,基本上左耳朵听右耳朵冒,颇是不以为然。

    他现在作为世子,过上几天就要变成太子,无论立多大的功劳,实际上都是赏无可赏,最多拿一些金银珠宝、仪仗规格来凑数。

    毕竟理论上来说,太子以后要继承大统,爵位、土地、荣耀都显得可有可无,最多也就算是锦上添花,等继承大位之后,这些东西都显得没有价值。

    朱弘栋神游天外的时候,耳中突然听到不太一样的内容。

    “……特赐世子移居春和宫,文华殿作为视事之所!”

    太监的这句话音刚落,就在奉天殿里引来一片轻微的骚动声。

    让世子提前入住春和宫,并且开始使用文华殿,这个意义已经非常明显了。

    只要鲁王登基称帝,鲁王世子朱宏栋马上就会成为太子,因为春和宫是东宫太子的专属之地,文华殿同样是东宫太子专用的办公地。

    现在鲁王提前将春和宫、文华殿封给朱弘栋,姿态表现的非常明显,就是向文武百官宣示,世子就是以后的太子。

    所以奉天殿里一阵轻微的骚动之后,很快平息下来,因为此事属于标准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虽然有些突然,但都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现在世子朱弘栋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未来的太子之位坐得牢固无比,鲁王的其他儿子压根儿无法与其竞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