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398章 并不是个例(1/2)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而是广泛发生的,所以这些投降的明军将领,在投降一段时间之后熟悉了清军实力情况,纷纷开始反叛。

    朱弘栋派出的使者抵达金声桓大营的时候,正好处于金声桓犹豫不决,正准备造反的一个关键节点。

    所以朱弘栋的使者来到金声桓的大营之后,立刻得到金声桓的秘密接见。

    金声桓目光带着浓重的期待之情,与这个使者认真的攀谈起来。

    当使者将最近发展的局势告诉金声桓之后,金声桓惊讶的发现,自己后路已经断绝,自己这个江西总兵官,已经处在大明朝的包围圈之内,周围四面八方全都是大明朝的势力。

    金声桓压根没想到局势会风云突变,仅仅一个月之前一切还非常正常,但是自从太子朱弘栋举行了祭祀大典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太子朱弘栋发布了杀胡令之后,杀胡令立刻产生巨大的作用,让这位太子殿下没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扬州,同样没费丝毫力气就覆灭了多铎的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收获了湖广。

    仅仅是旬月之间,天翻地覆,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金声桓仔细看着墙上挂起来的庞大地图,不由得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他现在所占据的江西已经被大明朝包围起来,现在他需要考虑的已经不是投降与否的事情,需要考虑的已经变成了如何生存下去了。

    现在很明显的局势就是,投降可以活下去,如果不投降,没准儿哪一天就会被自己的部下摘下脑袋拿去跟太子殿下领赏了。

    所以金声桓仔细思考了片刻之后,立刻下定了决心,决定答应太子殿下的要求。

    但是金声桓觉得自己绝对不能如此轻易的答应,他开始跟施这个讨价还价,要求得到一个割据江西的王爷之位。

    结果使者对金声桓的这个要求嗤之以鼻,压根连考虑都没考虑就直接拒绝了,甚至完全没有禀报太子,让太子亲自决断的意思。

    金声桓观察到使者的这个反应,立刻明白自己刚才的要求有些过分了,完全无可能实现。

    金声桓狮子大张口,试探一下使者的态度,立刻改了调门,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开始跟使者讨价还价。

    经过双方往来反复的几轮拉锯,最后金声桓得到了太子朱弘栋的承诺,表示金声桓可以原来的官职留任,继续当他的江西总兵。

    只不过他这个江西总兵必须被调派战场,带领手下的士兵,与清朝进行战斗。

    金声桓对此倒没有太大抵触态度,因为他非常明白自己本身就是武将,武将的作用就是领兵作战,自己刚刚投降太子殿下,完全无法拒绝太子殿下的要求。

    并且金声桓观察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入关以后势如破竹的后金大军,在太子殿下这里碰了一个硬钉子,直接被消灭了全部的南征大军。

    紧跟着又被太子一个杀胡令搞得焦头烂额,众叛亲离,相信杀胡令出现以后,整个后金朝廷就很难再次信任汉人了。

    曾经所向披靡的后金大军,现在只会剩下三两万军队,只靠着这三两万军队,别说守住北方,他们能够守住辽东就不错了。

    所以在金声桓的眼中,这压根就是一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借着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让自己立功受伤,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这个机会就再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大战了。

    所以金声桓完全不拒绝太子朱弘栋的调遣,立刻兴高采烈的答应下来。

    使者沟通好各种细节之后,立刻返回应天府向朱弘栋汇报。

    与此同时,金声桓召集自己心腹手下,开始将自己的决定告诉这些心腹。

    金声桓本身就掌握着大军,一旦他决定投降太子朱弘栋,完全不费吹灰之力,根本不用费任何事情。

    就在第二天,金声桓借着召集军事会议的机会,将所有自己非嫡系的军官全部召集起来,同时将所有清军的官吏召集到自己的兵营里。

    金声桓全副武装,带着刀斧手,涌进帅帐大营,宣布自己反清复明的决定,同时亲手砍死了清军的巡抚章于天和巡按董学成。

    在刀斧手的威逼之下,所有清军绿营军官,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被迫宣布反清复明。

    这时候金声桓将他从使者那里得到的消息公之于众,这时众多绿营军官才惊讶的发现,仅仅过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长江两岸的局势风云突变,太子朱弘栋轻而易举地收复了湖广,让整个江西成为一块飞地,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是不想投降都不成了。

    并且在金声桓的讲述之下,这些绿营军官非常惊讶的发现,本来气势如虹,气吞万里如虎的后金大军,突然之间局势逆转而下,变成溃败千里的局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