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基业

第一卷 潜龙勿用 第三十九章 雒阳八关(2/3)

员缺,则五官掾署理或代行其事,无固定职务。若无员缺,亦可参谋。在祭祀之时,尚居功曹之上。可谓是位高权重,而职责又不如功曹繁剧。

    总的来说,以五官掾地位之高、权柄之重,论及姜泫的名望尚可,但说到年龄、资历,并不足以担任如此要职。

    姜泫看了看坐在对面的袁绍,袁绍微微眨了眨眼睛,竟然改变了主意,示意赞成姜泫接过五官掾的重任。毕竟,虽然何进出身是个缺点,可姜泫若是初一出仕就得了个五官掾和功曹这种档次的职务,那也是履历上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姜泫想了想,很快就拿定了主意,向何进拜了个大礼,正色回答道:“禀府君,泫年资尚浅,不及弱冠,难堪大任,亦恐河南士子不服而怨愤。如府君不弃,泫愿为驱驰。若来日得茂才、孝廉之名,再应府君任命不迟。”

    何进本来想着姜泫虽然年轻,但能力应该是够的。可是郡中士子的舆论倾向,不得不考虑。直接破例征辟姜泫这个外来的年轻人为五官掾,不仅于姜泫来说是在为他树敌,对自己和河南士族的关系,也会有负面影响。征辟之事,暂时就先不做考虑。

    何进意识到是自己有些冲动了,也是从善如流,点了点头,说道:“是本府唐突了,过些时日,既八月十七,天子猎于广成苑,本府应旨随驾,伯霈亦可同往,也好见识汉家天子的风采。”

    虽然没能征辟姜泫,但适当的拉拢还是可以的,让姜泫跟着自己陪天子打猎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若是能让姜泫通过自己的关系直接得天子的赏识,那可比直接征辟有用多了。

    姜泫当然知趣,回答道:“恭敬不如从命!”

    见何进还是若有所失的样子,一旁的周异说话了:“府君也不必心急,那凉州刺史梁孟皇(名鹄)出身鸿都门下,曾举孝廉,下官故人也!待下官书信一封,言及伯霈才德,再以伯霈之西凉冠族,举孝廉之日,不远矣!”

    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但周异的话确实也让何进宽了不少心,少了许多失落感,又谈了几句此地民生,勉励、敦促了一下有秩、亭长,何进和周异就都各自打道回府了。

    送走了何进和周异,常逢又过来找到了姜泫,说道:“姜君好计策,却是言谈之间便保住了清平巷,在下不如矣!”

    姜泫知道常逢,是青风的智囊、丁晓的谋士,也知道他的表字遇之,摆了摆手,说道:“遇之却是说笑,愚计耳!何如遇之辅弼孟晨兄,打下青风这一偌大家业?”

    常逢也不再多说,只是言道:“闻姜君身边有史子泰、荆易之,皆虎士也,在下素来久仰,今日于陈记酒肆摆了宴席,冒昧邀姜君与二位同去,却不知意下如何?”

    姜泫刚要答应,就见巷口来了两个青衣酒保,看打扮却都是怡春坊的人。

    想来是怡春坊派人来通知姜泫去接伊儿了,姜泫告罪一番,说道:“此时实是不便,子泰亦未归来,不如酉时再聚,如何?”

    常逢眼观六路,如何不知晓是怎么回事,便笑嘻嘻地直接告了辞。姜泫还要挽留,说是要与常逢同去怡春坊接人,常逢却是坚决婉拒。

    说实在的,常逢最不想遇见的就是常君娥,虽是同姓,五百年前或还是本家,可聪明人遇到聪明人,除了惺惺相惜,更多的是敌视龃龉。有一句话是“一山不容二虎”,也可以说“一个窟里别住两只狐狸”,常逢与常君娥便是这样,他们是同一类型的人,都能称为老虎或者狐狸。只不过常君娥比常逢还多了些深沉老练,这更让常逢对常君娥有些忌惮和反感。

    不过这些都是两人心里的想法,因为丁晓和其他种种原因,都不会太过明显地表现出来,特别是常君娥,面子上总会过得去。

    常逢匆匆离去,那两个酒保走了过来,先是行了大礼,之后说道:“姜君,常大家已将伊儿姑娘接到了怡春坊,诸般准备皆已妥当,正是吉时,姜君这便可去接人了。”

    姜泫摸出了一把五铢钱,打发了两个酒保,就让荆纬赶快去牵了马车,随他去怡春坊接人。

    到了怡春坊,早有酒保相侯,姜泫径直进了大堂,问道:“常大家可在?”

    那酒保指了指大堂的后门,笑道:“正在后院,姜君径去便是了。”

    后院红楼上,伊儿已经画了眉、修了脸,正陪着常君娥闲坐。

    伊儿透过半掩的窗户,看了看楼下,说道:“阿姊,方才那酒保回话,却是说看到了常逢也在清平巷。”

    “嗯。”清平巷中有两间宅子是寄在常逢名下的,再者其事关重大,常逢不得不来,所以常君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伊儿又说道:“阿姊,这常逢做过许多坏事,总不是一个好人,却不知丁君为何对他如此倚重?”

    “伊儿啊,”常君娥语气颇有些语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