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风云1876

第589章东非之角明珠(2/3)

食物蔬菜等补给品的轮船,顺便让船员上岸轻松一下,缓解单调而乏味的海上生活。

    这里的远洋巨轮不单有澳洲所有,还有来自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与荷兰等欧洲各国轮船,全都将西安作为跨洋运输的重要补给点,很多需要转运的物资在这里分流。

    在繁忙的欧亚贸易线上,从这里转运到德属达累斯萨拉姆,法属留尼旺岛,澳属莫桑比克,抑或将物资转运到也门,阿拉伯半岛或两河流域物资数量可不少。

    西安利用优良的港口条件,便捷的服务和仓储设施,让人向往的华夏美食及丰富娱乐活动,深深吸引了欧亚贸易线上的远洋轮船,纷纷将此地设为固定补给点。

    转口贸易由此也成为西安的一项新兴产业,由此发展起来的航运业啊愈加繁荣。

    需要说明的是;

    得到允许的贸易运输就是航运业,违反贸易禁令就是走私业,尤其是奥斯曼帝国片舟不允许下海的波斯湾禁海政策,造就了一块大有可为的灰色市场。

    而这……正是西安大展拳脚的天地。

    如今的西安已经发展成为人口超过17.8万人的新兴港口城市,伴随着移民船的不断抵达,预计到年底人口将会接近20万,成为非洲之角的海岸明珠。

    夜晚时分

    西安万家灯火的繁荣景象,已经成为非洲之角海岸的标志性招牌,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白人船员,阿拉伯女人,黑人酋长,还有随处可见的华人移民充斥其间,灯火辉煌的饭店酒肆一家接一家,茶楼林立,丝竹声声,还有各种青楼楚馆,明娼暗療参杂其间,赌场赌挡应有尽有,你能想到的一切享受在这里都能找到。

    显眼的中文招牌混合着英文法文,林立的华夏式建筑中常常可以见到各种欧式建筑,城隍庙旁边就是教堂,道观紧挨着清真寺,仿佛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产物,在非洲这片土地上充满着浓重的异域风情。

    对于整个索马里省而言

    西安就是核心中的核心,在1888年11月份统计的数字中,整个索马里省总人口约39万多一点,其中超过20万是黑人土著,华人移民约19万,其中超过16万都居住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另一个重要城镇摩加迪沙仅有2万余华人(包括城镇及周边种植园)。

    现如今,虎门镇将成为牵动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

    从西安至虎门镇的砂石公路正在兴建中(目前已暂停,所有黑人苦力抽调修建虎门关),这条沙石公路起于西安,途径阿萨布至埃德镇,最后抵达虎门镇,并且与虎门关联通起来。

    公路全长约410公里,这几乎是索马里省最重要的一条公路,是唯一的一条超过30公里的城际公道,连接索马里省北部四个重要城镇,在内陆基本上沿着红海的走向修建。

    这条砂石公路将把沿途所有的华人牧场,种植园,私人农场串联起来,可以通行马车和拖拉机,将会成为推动地区经济一条强有力的交通大动脉,社会效果十分显著。

    在索马里省的发展规划中;

    今后还希望修建一条单线铁路,将西安,阿萨布镇,埃德镇与虎门镇串联起来,铁路全长同样是410公里。

    在虎门镇发展起来之前,暂时还看不到该计划获得通过的可能性,更可行的方式是发动民间力量集资,发动社会力量修建铁路。

    作为非洲之角的明珠,新兴的港口商贸城市,西安-市有一大批身家过万英镑的富豪,有钱人真的不要太多哦!

    不客气的说,在所有海外领地中,西安市的富裕也是数一数二的,完全就是野蛮生长起来的一朵奇葩。

    在吉不提地区,除了少数的几个绿洲之外,其他地方就是裸露的高原山地与戈壁沙漠,除了盐之外没有任何资源,全有赖于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别的一无是处。

    西安距离曼德海峡的海防前线大哈尼什岛137公里,原本是作为后勤支撑基地建设起来的一座城镇,气候炎热,要啥啥没有,除了盐之外所有的东西都要进口,包括粮食蔬菜。

    勤劳的华人移民抵达这里之后,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最宝贵的资源,那就是水。

    西安临近阿萨布河,这是一条季节河,全长约48公里,在凉季雨水多的时候河水漫溢,经过西安-市流入红海中,到了热季干旱的时候便完全干涸,每年多达8个月时间裸露河床。

    要知道吉布提地区90%都是沙漠戈壁,能有珍贵的淡水就意味着有农业,有生命有绿色,进而会有丰收的粮食和蔬菜。

    所以雷小鹏第一时间便命令修筑堤坝、截断河流,将珍贵的淡水留在河道里,不是白白的流入红海中。

    到了第2年凉季,因为河床堤坝的阻挡,猛烈的暴雨无法顺畅的流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