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风云1876

第693章非洲不消停(2/3)

    “俄国人呢?”

    “他们也在等待消息明朗,相比较我们的超然地位,沙俄几乎对满清的东北三省势在必得,在这一点上,扶桑国企图必将遭受到沙俄帝国的强烈阻击,而我们作为盟友,无论内心怎样的不情愿,也只能站在沙俄的一边。”

    “我非常明白总督先生,法国的核心利益在欧洲,法俄联盟是政府的核心政策,我们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远东政策也只能服从于政府欧洲核心利益,绝不能因此损害法俄联盟关系。”

    “你说的非常好,将军先生,这正是我们的问题所在。”西贡总督蒙塔佩罗神情郁郁寡欢的一摆手,转移话题说道;“让我们聊一些开心的事,近期港口到了一批法国正宗的奢侈品,有年份很好的法国红酒,香槟和干奶酪,还有西班牙火腿和阿拉伯纯血马,听说都是诺曼底洋行组织进口的货物,将军先生感兴趣吗?”

    “当然,我非常感兴趣。”

    “那稍等一会儿,将军与我一同去见见诺曼底洋行的华人大班,相信肯定会有所收获。”

    “没问题总督阁下,乐意奉陪。”

    就在甲午战争进行正酣之际,欧美各强国在东亚地区,频频举行正式和非正式的外交会面,私下里沟通各自的立场,声明各自的利益底线,上演了一幕无声的外交博弈。

    大洋王国自然身处其中,秉承中立的态度,不显山不露水的跟进做一名参与者。

    非洲之角

    索马里州虎门市

    得益于濒临红海的优越港口地理位置,虎门市的发展非常快,短短几年已经成为人口超过13万的新兴贸易城市,城市中的海洋捕捞和海产品加工业非常发达,加上周边的牧场和种植园经济,俨然成为以农牧业和渔业为主的港口城市。

    但虎门市的经济远比一般的农牧业城市更为发达,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古堡式建筑,高楼大厦林立,富裕的华裔城市居民身穿考究衣服走过街巷,身后往往还跟着几个蒙面的阿拉伯妻妾,看起来兜里就不缺银子。

    荷枪实弹的城卫队士兵以12人为一队,来回在城市街巷中巡逻,维护城市治安,极大地震慑了心怀不轨的冒险者。

    知情人都知道;

    虎门市是整个北非和阿拉伯地区走私之王,号称“非洲狮王”的李勇男爵的老巢所在,他是因为在建设虎门市的杰出贡献而获得国王册封为终身贵族,请注意这是没有封地采邑的终身贵族,而非世袭贵族。

    在澳洲本土南北战争期间

    一支规模上万人的军队万里迢迢奔赴红海天堑要塞,将大哈尼什岛上的海防要塞经营的固若金汤,并且发动黑人土著劳工大规模营建小哈尼什岛炮台堡垒,4年多下来已经初具规模。

    从去年开始

    这支规模上万人的军队开始进行退役复员,一年就退役了3000多军人,全部都安排在虎门市及近郊城镇,充实该地区地主武装。

    今年10月底,又再次退役了3000多军人,除了部分安排在虎门市周边地区,其他军人陆续安排到西安市,埃德市等地,为该地区增添了数千个中小型种植园主。

    索马里州的核心在西安,埃德,虎门一线,全长603公里的铁路干线早已贯通,从吉布提地区向西一直延伸到厄立特里亚地区,终点站在虎门市。

    从虎门市延伸出的一条20多公里铁路支线一直修到虎门关下,将这座傲立于山岭之间的雄关与后方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极大的增强了关隘防御韧性。

    真正说起来

    支持虎门市繁荣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规模的走私贸易和位于红海港口的中转贸易,给这座新兴城市增添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如今,新的发展契机来临了。

    1893年2月12日,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知会意大利政府,自1894年5月2日起,将不在履行《乌西亚利条约》的一切权利及义务。

    消息传回去后,意大利人顿时爆炸了。

    从罗马到西西里岛,到处都是一片喊打喊杀的声音,作为拥有上千年使用黑奴历史的国度,意大利王国拥有对非洲黑人土著的绝对自信。

    意大利王国政府上下义愤填膺,立马向非洲地区输送1.5万人规模兵团,交由巴拉蒂埃里将军指挥武装入侵埃塞俄比亚,准备一举将埃塞俄比亚王国彻底覆灭,让他们尝尝意大利人的厉害。

    战争由此爆发,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1894年7月17日,首批意大利军团抵达卡萨拉,并在那展开第一场战斗,击败了当地非洲土著酋长集结的数千人军队,获得第1场胜利。

    埃塞俄比亚王国军队总数十万人左右,7成以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