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肯定是打不成的,仅仅凭借手上这第1批和第2批援军加上现有部队,也就是一万出点头的样子,怎么打?
既然打不了,那肯定只有谈了。
面对巴黎政府言辞含糊的指令,蒙塔佩罗总督纵然一肚子郁闷也只能遵照执行,他知道自己的政治前途已经彻底完蛋,如果还想留下一个体面的收场,就尽量谈出一个相对而言能够接受的好结果来,给巴黎政府一个台阶下坡。
西贡总督府与越国之间的正式谈判,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之下从4月末开始,断断续续一直谈到了6月中旬,其间历经几次反复。
虽然战败了,但是法国人表现的十分强硬,最开始竟然要求越国退出所占领地区,恢复3月3日初始边界线,无条件释放被俘法国官兵,追究当事人直接责任等等无理要求,直接导致谈判破裂。
越国方面在谈判中同样表现的很强硬,要求法国承认当前边界线,承认战败的事实,承认越国是合法独立的王国,现有领土疆域神圣不可侵犯……
除了上述要求之外,法兰西国必须为6000多名战俘支付巨额赎金计8500万法郎,平均一名官兵1万4千多法郎,士兵便宜一些,军官贵一些。
越国并没有要求法兰西支付“战争赔偿”,这4个字儿对所有法兰西人来说都是巨大的痛点,那真是丁点儿都不能触及,所以越国的外交谈判人员巧妙的避过了这一点,只谈及人员赎金。
双方的谈判磕磕绊绊,在国际社会斡旋之下,破裂了又恢复,恢复了又破裂,几番起伏,各方面的分歧意见逐渐靠近。
在此期间
六千余名法军被俘官兵家属不断举行游行示威,联名申诉等公开活动,通过舆论报道,在社会上制造了一股强大压力,令巴黎政府深感头痛。
正是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之下,西贡总督府不得不重新坐到谈判桌前,继续推进艰难的谈判进程。
阻挠和谈正式达成的因数有二,其一是法兰西人的骄傲,其二是越国谈判中的强硬态度,相比大清国在清华之战后的柔软身段,实在难以让法国人接受。
好在此时有个更倒霉的意大利王国,他们在非洲埃塞俄比亚殖民地被揍的头破血流,不得不签署承认战败的合约,灰溜溜的退出非洲埃塞俄比亚。
前几年意大利王国投入巨资修建的港口码头,城镇公路等基础设施,全都泡汤了,恭手送给了非洲黑叔叔,这成了欧洲殖民者中的笑谈。
数十万移民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人,除了部分打起行装回国之外,有近半数都涌了索马里州,尤其以西安,虎门,埃德与阿萨布等城镇为主。
索马里州敞开大门欢迎这些意大利移民定居,这将有力的补充当地缺少的人口,密切与欧洲的联系。
与此同时
根据虎门雇佣兵与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签订的雇用合同,虎门雇佣兵占据了从虎门沿红海西北方向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的厄立特里亚土地,这里坐落着5座意大利开发的新兴城镇,拥有大片牧场和肥沃土地。
这片土地由虎门子爵李勇敬献给国王陛下,因此被归入索马里洲版图,意味着索马里州沿红海占据的厄立特里亚海岸线,有370余公里延伸到800公里,这几乎是厄立特里亚海岸线的2/3。
正是有了倒霉的意大利王国做陪衬,法国人接受起来感觉好多了。
自从清法战争失利之后,法国殖民者只控制了河内以南的部分地区,此次法越战争丢掉的也就是这一块地方,十多个省全部加起来大概4万多平方公里,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对比老牌殖民者英国,在南亚第一次英缅战争,第1次英阿战争,第1次英国入侵尼泊尔都遭遇到了失败,如此看来,法国人的失败也不是不能接受。
经过多方斡旋
1896年7月7日,法属西贡总督府蒙塔佩罗总督与越国陆军参谋总长范同章中将,在西贡正式签署了《法越西贡和平条约》,结束了这一场发生在南亚的战争。
西贡条约规定;
法国和越国自条约签订之日起,恢复双边正常经贸关系,法国经商往来人员有权获得领事保护,享受与欧洲其他诸国同等待遇,享受贸易便利。
法国出资4600万发郎赎回所有被俘人员,并支付其食宿和医疗费用。
法国承认越国为合法政府,双方维持现有边界线,具体见附件一。
越国有责任追究河内事件中身负刑责人员,给予其相应惩罚,并且赔偿法国商人及家属相应损失720万发郎,该笔款项在赎金中自动扣除。
法国和越国将致力于建设平等国家友好愿景,发展面向南亚的伙伴关系,在地区事务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