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在五岳大陆

第一卷 初涉宴湖 第十四章 五岳新历(2/3)

  “出生日期。”

    “额”

    “你随便报个年号,我帮你算算。”文士很自信的说道,

    这怎么报?雕仇丹青犯难了,五岳大陆,各自为政,总不能报个大亭的年号吧,况且他出生的时候,沙亭部还只是在南疆有些势力的部落,哪有年号。

    “你贵庚?”

    雕仇丹青一拍脑袋,对呀,让他算就好了:“二十六。”

    文士如同半仙一般掐算了一番,用嘴舔了舔毛笔笔尖:“五岳1758年生辰。”

    “五岳历?这是什么历法?”

    文士将手中毛笔平放好,面左上抱拳作揖:“当今天下纷乱,各朝年号自表,杂乱混沌,五岳历也叫太宰历,乃是太宰大人以秦皇登基为元年,制定的新历,无论世家多少诸侯世家,方国城邦,皆以此为准,亦叫做阳历。”

    十二时辰起源于西周,汉太初经过改朔之后,“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视为太初历。

    “太宰大人?”

    “你不是宛城人吗?如何不知太宰大人?”

    雕仇丹青歉意的一笑:“这不是没反应过来嘛?他老人家早已被尊为太祖。”

    文士不信:“宛城一直属于钟宣,如何会称他为太祖?”

    “那是官方习惯,我等小民,平常听些说书的,自然也跟着太祖太祖的叫着。”

    赵奇,人如其名,传奇一生,曾任大宣朝太宰一职,在金陵设治所,发动了名为太宰革新的文化复兴运动。

    废除了鞑子朝官员的跪礼,约定华夏境内,见官不跪的制度。仅允许祭祀宗祠时使用传统的稽首、顿首、空首的跪拜方式。

    恢复华夏冠服,民间服饰多考究汉唐,又允许化繁为简新式服饰普及,为此制定了医护、军服、教师的冠服条例,保留了因为工作原因需要改良的胡服特色。

    语言方面制定了《金陵正韵》,首次确定了汉语拼音,并通过《拼音普及条例》推动全民扫盲,尤其加强了女子学习拼音的热潮。为女子从教打下了基础。

    并改革了科考制度,加大了乡学、县学官办的投入,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义务教育,当然也制定了新历。

    通过文化复兴,避免了华夏文化的蛮夷化,并去除了不少糟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合了一些与时俱进的异族优点。

    其后勒兵江南,灭东越、温瓯、贝毅等割据势力,联合西琴、兵出关中,一度驱赶泷朝到西域,后又与河间诸侯一道驱逐中原的鞑虏,基本恢复了华夏故地。

    有名士刘俊哲闻太原大捷后上街奔号:“太宰乃五岳之望也。”庆祝千年来,五岳尽归华夏之盛举。故而赵奇亦被称之为五岳先生。

    只不过赵奇一辈子都是大宣朝的太宰,后世子孙建立大颂朝后,尊他为颂太祖。作为宣朝的子民,若是称他为太祖,自然是犯禁的。

    不过赵奇的复兴运动太过有名,民间感恩其德,私下称之为“太祖”也不足为奇,这也是大宣朝仍在,百姓心中更加认定大颂朝为华夏正宗的原因。

    “生辰八字”

    “六月初三”

    文士拿了本黄历算了算,将新历、旧历一并写上。

    “这是什么?”

    “万年历!”文士心中有些得意,有些不可置信的瞅了他一眼,就好像看一个土老帽:“你在南阳没见过这个?别说颂人的农家了,就算是河间的农户也家家都有一本。这阴历知时节,二十四节气哪个不是农家的命,五岳先生为了推动新历,当年刻意印刷了十万册万年历免费发放,各地历年来又有增发。你却不知?”

    “我又不种田。”雕仇丹青心中发虚,干脆嘴硬到,他到底没去过南阳,谎话总是需要无数的谎话来圆。

    “那你做什么营生?”

    额,既然说不种田,又不知道万年历,那么肯定不能说跟土地打交道的营生了。那么也不能种棉花,也不能种桑,那只能在城市里帮工了,宛城那个地方这几年不太平,总不能说自个是山上的贼人吧,不对,不对,就算是贼人,当贼人之前也得种田呀,没活路才会当土匪不是?有了,雕仇丹青恨不得一拍大腿:“我是厨子。”

    这话一出,倒是把另一处登记的第花给惊着了,厨子?这人可真能编。

    文士也翻了一个白眼,打量一番,正所谓胖子不是屠夫就是厨子,从来未见过这么精壮的厨子。

    “你倒是说说你会做啥子?”

    “爆香肚、醋溜黄瓜、金盏鱼、红烧鲤鱼、鱼香茄盒、火烧羊肉、白面馍、桂花糕还有白斩鸡。”

    文士吞了吞口水,很期待他继续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