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伐清

第五百六十七章 华式殖民(2/3)

象兵在战场硬碰硬。一向拿着象兵欺负人的印度人,见识到了真正的象兵群,整个莫卧儿不过一百多头战象,而仅仅暹罗就有三百多头训练有素的成年大象,缅甸的象兵虽然在战争中被华军破坏掉不少,但是剩下的也足以碾压莫卧儿王朝的象兵。

    披着甲胄的大象横冲直撞,在印度大路上撒欢奔跑,后面就是骑兵和炮兵。

    信奉印度教的贱民们,见事不好就地投降,反正莫卧儿王朝也是外来户,他们根本不在乎是被谁征服,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征服。

    东北战线虽然打得这么热闹,然而真正让沙贾汗心惊肉跳的,还是琼州和满剌加水师。

    这些水师部队可以从绵长的海岸线任意一个地方登陆,并且上岸之后猛地不像样。

    拥有印度完整地图的水师,专挑莫卧儿王朝的几个农业重镇攻击,一轮纵火弹下来就有可能毁掉本就辎重不足的莫卧儿王朝的储备粮。

    名义上的盟友英国,本想隔岸观虎斗,然后在印度大陆趁机谋取最大的利益。结果彻底被这一套连续不断的打击吓得目瞪口呆,表面盟友马上铁下心来,立场坚定地宣布对莫卧儿王朝宣战。

    消息传到金陵,侯玄演笑的合不拢嘴,这个表面盟友的嘴脸,丑陋的有点可爱。

    当然,稍微读过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谁要是相信英国人的盟约,谁就是大sha比。

    侯玄演不是大sha逼,所以他没有理睬英国人想要参战并且分一杯羹的想法,严令印度的各路兵马知道,凡是挡路的就是敌人,我们在印度大陆上没有友军。

    整齐七月,华军在各条战线的捷报不断,西北的靖北军已经封锁了鄂毕河,完成了对沙俄的切割。整个西伯利亚雪原的易主,也打破了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领土沦陷的记录。

    邸报的推行,也让百姓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的动态,可谓是举国鼓舞。

    朝廷的让利于民的措施,让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溢出的财政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

    侯玄演决意彻底解除这个炸弹的威胁,受限于当今的技术发展,军备是花不了这么多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国民的福利,除了各种公职人员的待遇提升之外,侯玄演还在军务阁内力排众议,下令修改华律,规定所收商税的一部分用于补贴各级工厂的工钱。

    也就是说,工厂的工人除了正常领到掌柜的工钱外,还可以从衙门那里领到一笔钱财。

    第二就是彻底废除田税,种地不再需要缴税,以解决在华朝越来越少的耕地和务农人员的问题。领土的扩张,让无数的人得到了发财的机会,就算不能发财跟在有远见的人身后做个工人也可以过得更好。

    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让华朝渐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把种地看得比天还大的华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再以种地为生。除了老一辈的还在田里耕作,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愿意种地了。

    种了几千年的地,不能说放弃就彻底放弃,这样的话特别容易引起一些地区出现断粮的现象。尤其是江南这些地方,苏州、扬州、金陵这些用粮大户,时不时地就得从外面大肆购粮。

    废除田赋,绝对是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种地不用交皇粮,是千年未有的怪事。

    南洋的棉花流入内陆,和各地纺织厂的兴起,让华人的衣服更加便宜。以前很多普通百姓一辈子就几件衣服,现在一般人家也能消费的起了。

    至于衣食住行的最后一条,橡胶轮胎和遍布整个华朝的浩繁的修路工程,让整个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一切的一切,汇聚成了百姓对于君王的狂热的崇拜,所以才有了莫卧儿王朝的皇帝自称沙贾汗,惹得整个华朝愤怒到沸腾的现象。

    现在捷报频传,眼看就要平定莫卧儿,讲武堂的一些学生开始上书,请求陛下加尊号,涵盖寰宇诸地,统率四海八荒。

    紫禁城,金銮殿,奉天门前;

    百官之首的陈明遇手持笏板,拜倒高声道:“陛下功德之著,臣等于前朝闻所未闻,於后世难及难宣。臣等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

    侯玄演笑道:

    “朕只需要派出一个都指挥使,就能抹去这个所谓的汉贾汗,所谓的世界皇帝,原也是个自娱自乐的称呼。他在印度自称世界皇帝,朕就在金陵自封寰宇大帝,岂不是自降身份,和这个井底之蛙争什么长短。尊号的事,虚之又虚,朕不做这种无聊之事。”

    百官闻之据理力争,一定要皇帝加封尊号,侯玄演拗不过众人的热情,只好同意让礼部顾炎武拟定。

    顾炎武兴冲冲地带着任务回到礼部衙门,召集了手下的饱学之士,开始为皇帝加尊号。

    大明的皇帝一般尊号是十七个字,这一次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