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齐国太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陶邑之战三(3/3)

备,就中国军队虽说人多,可是派系也多,有张学良的东北系,也有冯玉祥的西北军,刘鼎的四川川军,再加上蒋中正的黄埔系,更别说那些种类多得多的南方军阀,而日军虽说有陆军和海军之争,可是基本上是一体的,这样发挥的实力就大打折扣。

    而范雎现在说这些是干什么呢?

    嬴稷顿时明白了范雎的想法,魏冉已经死了,对于白起而言自己的恩人死了,这笔仇要算到谁头上?

    是他嬴稷?还是提出逐四贵的范雎?

    范雎现在提出这句话就是试探白起的心思到底在哪里,是继续拥护秦王,和自己何解...亦或者是相互敌对。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的目光纷纷集中到了白起的身上。这位武安君又会如何回答呢?

    在朝堂上半跪的白起缓缓抬起头,瞥了范雎一眼,淡淡说道:“丞相只不过是纵横家的言论,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丞相不懂得就不要开口。”

    这句话一处,满堂寂静,白起这打明不给范雎面子啊!

    “孙子兵法虽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可是却还有一句: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白起慢悠悠的说道。

    白起这句话反驳了范雎的言论,孙子兵法的意思是说善于用兵作战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军粮不运送三次,兵器装备从国内取得,粮秣从敌国征用,这样军粮就充足了。

    就是说:进行战争,必须要解决好后勤保障问题。在战争中,保证部队粮草供应至关重要。从本国调集所需粮草,虽然是一条基本途径,但长期下去,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沉重负担,而且路途遥远,损耗巨大,还有可能随时遭到敌人的攻击和抢掠。

    在这种情况下,孙子提出了部队粮草筹集的一种新方式:因粮于敌,即掠其田野,在敌国就地解决粮草问题。就地取用粮食一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就地征集饲草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石。因粮于敌,即可以节省本国的开支,又可以破坏和削弱敌国的经济实力,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是孙子后勤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相当于以战养战,如果八万兵马再多的话,就会对秦国的财政产生巨大的压力。

    可是白起这句话一说,就是彻底得罪了范雎,难道范雎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范雎这样说只不过是像白起示好而已,如今白起这样打脸范雎,摆明和范雎不死不休啊!【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