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

世界机械学年谱(写作资料,请各位作者阅读)(2/7)

钻、铲和凿外,还发展了球形钻、能拔铁钉的羊角锤、伐木用的双人锯等。此时,长轴车床和脚踏车床已开始广泛使用,用来制造家具和车轮辐条。脚踏车床一直延用到中世纪,为近代车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500年,中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留存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和曾侯乙编钟,编钟由8组65枚组成,采用浑铸法铸造。

    中国春秋末期的齐国编成手工艺专著《考工记》。

    世界上第一枚冲制法制成的钱币在罗马诞生,这是金属加工方面的一大成就,是现代成批生产技术的萌芽。

    公元前476年,中国出现用天然磁铁制成的指南针—司南。

    中国开始用叠铸法铸造青铜刀币。

    中国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留存的钢剑中有淬火组织,矛、箭铤中有正火组织。

    中国河南洛阳留存经脱碳退火的白口铸锛,表面已脱碳成钢。

    中国河南信阳留存汞齐鎏金器物。

    公元前476年,中国山西永济县蘖家崖留存青铜棘齿轮(直径25毫米,40齿)

    中国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遗址留存铁制棘齿轮。

    公元前400年,中国的公输班发明石磨。

    公元前220年,希腊的阿基米德创制螺旋提水工具。

    希腊的阿基米德提出物体浮动理论——阿基米德原理。

    古希腊人在手磨的基础上制成了轮磨。

    中国西安兵马俑出土的青铜秦剑大约诞生于此时期。

    公元前206年,中国西汉出现青铜铸件透光镜。

    公元前206年,齿轮在欧洲出现,最早的应用是装在战车用来记录行车里程的里程计上。

    中国四川成都市站东乡留存滑车。

    罗马在单轮滑车的基础上发明复式滑车。它最早应用是在建筑上起吊重物。

    公元前113年,中国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留存经过渗碳处理的佩剑。

    公元前110年前后,罗马桔槔式提水工具和吊桶式水车使用范围扩大,涡形轮和诺斯水磨等新的流体机械出现,前者靠转动螺纹形杆,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主要用于罗马城市的供水。后者用来磨谷物,靠水流推动方叶轮而转动,其功率不到半马力。

    公元前100年,罗马功率较大的维特鲁维亚水磨出现,水轮靠下冲的水流推动,通过适当选择大小齿轮的齿数,就可调整水磨的转速,其功率约三马力,后来提高到五十马力,成为当时功率最大的原动机。

    公元元年至1700年

    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的西罗著有《气动力学》,其中记载利用蒸汽作用旋转的气转球(反动式汽轮机雏形)。同时,西罗发明的汽转球(又叫风神轮)出现。汽转球作为第一个把蒸汽压力转化为机械动力的装置,它也是最早应用喷气反作用原理的装置。

    公元9年,中国制出新莽卡尺。

    25~221年,中国的毕岚发明翻车(龙骨水车)。

    中国的杜诗发明冶铸鼓风用水排。

    中国出现水轮车(水轮机雏形)。

    78~139年,中国的张衡发明浑天仪(水运浑象),由漏水驱动,能指示星辰出没时间。

    2世纪,中国用花纹钢制造宝刀、宝剑——类似大马士革刚。

    105年,中国的蔡佗监造出良纸。

    220~230年,中国出现记里鼓车。

    235年,中国的马钧发明由齿轮传动的指南车。

    265—420年,中国的杜预发明由水轮驱动的连机碓和水转连磨。

    4世纪,地中海沿岸国家在酿酒压力机上应用螺拴和螺母。

    西方机械技术的发展因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处于消沉而陷于长期停顿。黑死病等瘟疫的蔓延,是西方世界陷入长达400年的黑暗。

    5~6世纪,中国发明磨车。

    420~589年,中国出现车船。

    550—580年,中国的綦母怀文发明灌钢技术。

    618—907年,中国西安沙坡村留存银质被中香炉,结构奇巧。

    700年,波斯开始使用风车。

    953年,中国铸造大型铸铁件——沧州铁狮子(重5000千克以上)。

    1041~1048年,中国的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88年,中国的苏颂、韩公廉制成带有擒纵机构的水运仪象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