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赵兰根本没有好好看看嫂嫂。
今日,当哥哥跟嫂嫂一同来敬茶时,赵兰确实被嫂嫂惊艳到了。
一袭大红新衣,满绣着牡丹花,颜色深深浅浅,像真的一朵又一朵牡丹竞相开放。
大红的绣花鞋,绣着两只凤凰,鞋尖亦绣着一朵牡丹,花蕊竟是坠着几颗珍珠。
大嫂头戴凤簪,镶嵌着宝石的蝙蝠花钿,熠熠生辉,玉臂带着金钏,正个人看起来,端庄又华贵。
果是大户人家出来的闺女所有的气质。
赵兰打量着她的大嫂——书瑶,书瑶也同样打量了她一番。
小姑凉长高了,见过她三次面了,每一次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救了自己,自己却没有好好看一眼,当时,只觉得小姑凉,机灵,勇敢。第二次,倒是细细的看了。那时的她穿着素淡,笑得淡雅,像一朵路边的小雏菊。
今天,她穿着玄黑与红色搭配的衣服,耳边坠有一红宝石样的石榴耳坠。这石榴耳坠,真漂亮,晶莹剔透,随着晃动折射出七彩的光线。这是真的红宝石?这么大?不管真假,这石榴耳坠很美,与衣服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她面露微笑,端方地站在一侧,尽然,看上去有那么一丝高贵。
小姑凉还给她准备了礼物,是一个心形状的东西,小姑凉称它为香皂,可以洗手用。接过来时,确实闻到一股花香味。
自己给她准备的礼物——一幅香芋绣的手帕,就显得有些简单,且无新意。书瑶有些愧疚。
不过小姑凉接过去,似乎还挺高兴的。
赵沈氏和赵大壮见了张家的小姐,似乎都有些不自在。喝完媳妇茶,就让散了。
中午,赵沈氏和赵兰张罗着煮饭。书瑶就显得有些尴尬。自己虽然会煮饭,可在家,却是不用自己下厨的。
赵兰也发觉出了这个问题。
自己煮饭在赵兰脑子里是天经地义的事,却没有想到古代大户人家,都是由仆妇,下人来干这些活。
家中只有一个灶台,张家小姐还带了下人和陪房,怎么办?自己一次性烧好了。这样似乎,又打破了这古代的尊卑。不合适!
只能是再建一个灶台,还要再请一个厨子,看来,自己真要做大小姐了!
赵兰心中搞笑的想着:看来,我是托了张家小姐的福。从农民变成地主了。
中饭,菜煮得很丰盛。
书瑶吃得忐忑不安,本要站在一边服侍赵沈氏,赵沈氏却让她坐下一起吃饭,说,家里没有那样的规矩。她的郎君也让她坐下吃饭。书瑶犹犹豫豫的坐下来。赵兰朝赵春使眼色,做了一个夹东西给她嫂子的动作。赵春犹豫了片刻,看着低着头只顾吃饭的书瑶,心中一热,给她夹了一块肉。书瑶吃惊的朝赵春望去,正碰到赵春含笑望着自己。书瑶,脸顿时变得通红,像那碗里静静躺着的红烧肉。赵春也绣得脸红了,自己给自己夹了一块鱼,“咳咳!咳咳!”一片辣椒辣得赵春猛咳嗽。
“怎么了?”书瑶急切的问。
赵春朝她摇摇手,勉强的解释道:“辣椒辣的。咳咳!没事。喝点水就行了。”
书瑶,转过身,对站在一旁的丫鬟吩咐道:“香芋,快去倒点茶来。”
“咳咳!没事,过一会就好。”
……
丫鬟香芋倒来了水,赵春接过来,就喝下去。终于,止住了咳嗽。
赵春感谢的望着书瑶,书瑶羞涩的避过脸,她拿起筷子,正要吃饭,却发觉桌上没有声音,抬头一看,大家都望着他们笑呢!
赵春顺着书瑶的视线望过去,大家笑得更欢。
“笑什么?赶紧吃饭。”赵春恼羞成怒的说。
大家憋着笑,赶紧低下头吃饭。
吃过饭,书瑶的丫鬟冬梅收拾碗筷。赵沈氏又有些不习惯,这可是,自己天天干的活。吃完饭,不用洗碗,真是奇怪的体验。
赵春带着书瑶,回了屋。
赵兰拉住要出门的赵沈氏商量着起灶台,买个妇人做厨子。赵沈氏想着张家小姐那细皮嫩肉的,犹豫着又想干活的样子,也就咬咬牙同意赵兰的提议。
赵兰商量完赵沈氏,又来到嫂嫂那屋。
经过丫鬟的回禀,赵兰在院中等了片刻,嫂嫂书瑶就迎了出来。
“丫鬟不懂事,妹妹别见怪。快进屋。”书瑶热情的说。
“是妹妹来得突然了。理应如此。”
屋里,一天不见,已经变了样。映入眼帘的博古架上,放着高矮不一样的花瓶,几本书,一件玉器,墙脚放置一个半人高的梅瓶,瓶内插着娟做的花。一张圆桌,桌子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