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愿意承担后果。但是你要是送我们回衙门,回朱府我们可不认同。”
杨星饶有兴致半蹲下来,握着半截木棍看着对方。
“呀,那意思,你们还挺有理呗?”
“好汉,我知道我们贼,说的话不会有人相信。
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好汉,那所谓的朱三爷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看着领头大汉如此的说,杨星重新站起身来,掸了掸衣服上的灰尘。
“他是不是坏人,与我何干?”
“好汉有所不知,这个朱三爷自从接任他们朱府以来。欺行霸市,鱼肉乡里是无恶不作。
往年,佃户们的缴税是什税五,他接管后,是什税七。
虽然剩下三分粮,还勉强够活。
可是连年灾情,百姓苦不堪言。今年岁初大水,又冲垮了良田。本应该是快收成春稻的时候,可现在田里什么都没有。
地方上向朝廷汇报,朝廷批下赈灾粮后,路上被分走一半。
到了南京,本来应该抽出同等粮食赈灾,可是他们却又从剩下的一半中,又分走了一半。
到了州,分走了一半,到了县,他们和朱三爷全分走了。
乡亲们饿啊,没得办法,只能上山吃草根吃树皮。
本来鱼米之乡,快变成黄土之地了。
就这样,他们朱府还要收什九税和人头税。
百姓们交不起啊,死的死,逃的逃。
他们朱府便趁机买来大量的灾民,说是前往海外西洋淘金。可谁能愿意背井离乡,就连应有的朝廷补助都给吞了呀。”
这些话,听得杨星拳头攥的咯吱咯吱直响。
杨星本来还纳闷,为什么穿过乡内没有人烟。原本还以为是乡下睡的早,原来是乡下没有人了。
城里水运发达,当官的和做买卖的饿不死,可田里没有人了。
为什么城里的米面粮食价格一天一个价,因为没有办法了呀。
不过,杨星懂得一个道理。
绝对不能因为一个人,一些人的片面之词,而蒙蔽了双眼。想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必须得深入调查。
“你起来吧。”
“好汉,你愿意放过我们了?”
“没有!”
领头的大汉有点懵,看着杨星会说什么。
“我只知道人要知恩图报。
那怕这个人被天下人唾弃,但他对我有恩,我就得报。
如果天下都说这个人好,但是他对我不好,我也不能饶得了他。”
杨星说完,拎着半截木棍看着他们四个人。
“你们说是为了百姓,那是你们的理由。
但是你们要杀我,你们必须得接受刑罚。
都跟我走,你们给我赎罪去!”
说着,杨星将四个人栓在马屁股后面,带着四个人奔庙里去。
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出来,天地之间若有若无一阵薄雾,飘荡在空气中。
回到庙内,跟所有弟子讲明缘由,并找铁匠打造手捧链和脚趟链,派人看着他们,一起劳作。
处理完这些以后,杨星准备躺在床上眯一觉,毕竟连续一天一宿没睡,有些乏了。
谁料想,昨天那些个掌柜的,竟然真派人来了。
几家挑选了些弟子之后,便签下契约,约定工期和工钱,以及反悔等赔偿损失后,便带着挑选的人走了。
送这些人走后,眼看着太阳已经偏西了。杨星想着,如此折腾到了现在,不如先吃点东西,等到晚上再睡。
刚煮了点面,门口又有人敲门。
让弟子去看,原来是武大头的手下带着马市出租马匹的人,来索要马匹,并约定下次再聚。
刚送走马匹,准备捞面填饱肚子,有弟子跑过来禀报,发现那四个关押的盗贼,有一个是女子。
为了怕有弟子上头,所以大家把女盗贼直接送了过来。
杨星端着手里的面,看着洗完脸的女盗贼,正被大家簇拥着。
一颦一笑,一步一揺,亭亭玉立,仿佛是大家闺秀一般。
可杨星直接戳穿道:“得了吧,你再怎么装,也不是良家女子。”
女盗贼脸色也不好看,翻着白眼吐槽:“不懂风情!”
“我就算再不懂什么风情,我也知道,什么东西该拿,什么东西不该拿。”
杨星一边给面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