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直播对话古今

第三十六章:天下大同,天下归仁(1/2)

    “我的天,这地方,这布景,也太妙了吧!”

    “不得了不得了,场景一出现,我整个人的心情好像平静了下来了。”

    “是啊,这世间竟然有如此场景,简直是人间天堂,没有任何现代气息,太强了!”

    夏玄沿途一路走去,遍地青草花香,绿树成荫,来到一棵巨大的枫树之下,通红的树叶,象征了那孔子与弟子们求学以及传承观念的热情。

    那枫树之下,坐着一名老者,老者两旁,数十名弟子,正襟危坐,正在听着老者的讲学。

    “你是何人?来此作甚?”

    突然,一人手持长剑,拦住了夏玄的去路。

    前方的老者似乎也发现了夏玄的到来。

    “子贡!”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难道你都忘了吗?”

    这时,老者缓缓起身,与夏玄一眼对视!

    从老者身上,一股道之气息扑面而来,他和蔼的面容,让夏玄无比激动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

    “这,这就是孔子吗?那眼神看的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心情莫名的平静。”

    “我,我怎么感觉到一股道之气息扑面而来,这也太强了吧,”

    “你懂不懂,那叫浩然气!”

    “我仿佛感觉现在屏幕里的就是真正的孔圣人。”

    “这已经不能说像了,这简直一模一样,有没有!”

    一旁的子贡见夫子起身,连忙鞠躬。

    “夫子,弟子知错!”

    夫子点了点头,示意子贡回到自己的蒲团之上。

    “不知足下是何人,来此是为何事?”

    夫子对夏玄拱手说道。

    一位七旬老人,竟然对他一个后世晚辈如此有礼,看呆了一旁的弟子们。

    “夫子有礼,弟子夏玄,来自后世两千多年后,特来向夫子求学,请教论语!”

    夏玄拱手,对着眼神这位圣人,深鞠一躬!

    “两千多年后?”

    “正是!”

    夫子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若有所思。

    “你方才说的论语?是什么?”

    夫子眼里闪着光,对于他不懂,不明白之物,便要虚心求教。

    “夫子与众弟子的言行集合成的一步典籍,我们后世称之为《论语》。”

    “便是这个!”

    说着,便将手中的竹简递给了夫子。

    “论语,这便是论语!”

    “来来来,你们都来看看。”

    说着,夫子便将众弟子召集过来,将竹简相互传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夫子教我的,我有时碍于颜面,不敢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这都是夫子传授于我们的。”

    弟子们看着那《论语》十分激动。

    这些也都是夫子曾经传授给他们的,而他们,也都是严格按照夫子所说而做。

    “好,好一部论语。”

    忽然,夫子开怀大笑,不曾想自己后世两千多年,竟然还有如此好学,将他之言行,编刻出了一部典籍。

    “来,夏君,既然是来学习,那便一同入座!”

    说着便领着夏玄,走到了枫树之下,命人多准备的蒲团可算是有用处了。

    夫子平时待人便是如此,来着皆是朋友,无论是谁,便都会多准备一席之地,供来着落座。

    见到此景,夏玄也是深感佩服,这或许也正是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吧。

    孔子待人尚且如此,对于礼节尚且如此,称之为圣人,不过也!

    “不知夏君来此,是有何疑惑,不妨说出来,我等与你探讨探讨!”

    看着石台之上的夫子,夏玄沉默了片刻,起身又是一鞠躬。

    “夫子,弟子想问,您于这礼乐崩坏,动荡乱世之中,传授于世,言传于身,是何求?”

    夏玄此话一出,众弟子皆是一惊。

    孔子讲究礼,仁治天下,这也一直都是他和众弟子追寻的目标。

    为何到了这后世,还有人不明之。

    看来这论语,还是未能够教导后世啊。

    “我周游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