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直播对话古今

第五十八章:远赴千里,只为求序!(1/2)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李言闻。

    “父亲,为了《本草纲目》,为了家国,为了后世,为了百姓。”

    “孩儿,又要做逆流之船啦。”

    时间一转眼,便来到了几日之后。

    “李先生,乡亲们来看起你来啦。”

    只见李时珍门前,以前他帮助过,治疗过的乡亲们,全都围在了他的门口。

    “乡亲们啊,你们这是做什么?”

    李时珍见到如此多的乡亲站在门外,连忙将他们请进了府里。

    “李先生啊,我等听说你出去遇到了难处,所以,乡亲们都想来给你出出主意,尽一份力。”

    “是啊,李先生,您一直帮助我们,无论是看诊,还是治病,现在你有难处了,我们也应该尽一份力啊。”

    “李爷爷,您别看我小,但是爷爷说了,您经常帮助我们,现在轮到我们帮您了。”

    “对呀,李先生,这些年,都是您在帮助我们。”

    “想当年我爹没钱看病,还是您给看的诊,这是我们家欠您的诊费。”

    说着,那个中年男人摸出了一袋钱,双手递给了李时珍。

    “是啊,李先生,这些年您也没少帮助过我们药行的同仁,您重修的本草,我先预定几部,放在铺子里用。”

    说着,赵掌柜也将手中的钱,递到了李时珍的面前。

    “对,李先生,我也要几部。”

    “我也要!”

    “我们都要。”

    看着乡亲们如此,李时珍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

    他真的很想帮助乡亲们,药行的人们,他都想要帮助。

    可是,现在《本草纲目》能否刻印,还是个未知数。

    “父老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时珍心领了。”

    “治病救人,乃是医家本分,时珍怎可能接受大家如此的恩惠。”

    “请大家放心,此去,我一定把乡亲们的期盼,告诉王世贞王大人。”

    “就算再难,我也会把《本草纲目》刊印出来。”

    李时珍实在不想见乡亲们如此。

    他此去,是代表了所有蕲州的百姓,家国天下的百姓,还有那源远流长的后世百姓。

    他定然会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好!”

    “李先生,我们都相信你。”

    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李时珍深鞠一躬。

    “乡亲们,告辞了!”

    就这样,李时珍带着所有人的希望,期盼,踏上了远赴千里的求序之路。

    “李先生!”

    “此行,顺利!”

    看着李时珍远去的背影,乡亲们对着他呼喊道。

    他们知道,李时珍此去,并非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天下百姓。

    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现在为的不是自己,而且天下人,去远赴千里,求序出去,这让他们如何能够不为之动容呢。

    乡亲们一直跟在李时珍的身后,目光注视他的背影,走了很远很远。

    仿佛都想要陪着李时珍去,可是他们心里知道,他们的家,在蕲州。

    但是,如今,他们的心,却在李时珍的身上。

    李时珍转身,看着一路出城外的乡亲们,深鞠一躬。

    “乡亲们,回去吧,时珍,定不负所托。”

    说完,便转身,真正踏上了那条或许永远也不会回头的路途。

    李时珍来到了江苏太仓弇山园求见王世贞。

    几次三番递上拜帖,可王世贞却一直都是闭门谢客。

    李时珍却又是一个不怕难的人。

    虽然老了,一把年纪,却要守在别人的府邸门口,就为求上一序。

    最后李时珍无奈之下,只好托了王世贞的守门童子,将《本草纲目》拿给王世贞一看。

    这才得以一见。

    “李先生,我家大人看了您的《本草纲目》,大人请您进去。”

    听到守门童子的话,李时珍甚是开心。

    三步并作两步,连忙跟了上去。

    “好,好书啊。”

    此时,屋内一个虽然年老,但能够看得出一身大家风范的人,翻阅着《本草纲目》。

    “大人,李时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