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和米芾有关,米芾的母亲从王府里领了工资、奖金、安家费后也被遣散了。
赵宗实为父亲服丧的时候,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包龙图就是包青天包大人,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的欧阳修等人,又向宋仁宗提立皇太子的事情,宋仁宗说后宫又有人怀孕了,等等再说。结果没多久,确实生了,是个女孩。
在宋仁宗死之前的半年,才确立了赵宗实的皇太子身份,并把赵宗实改名赵曙,过了半年多赵曙继位,就是皇帝宋英宗。他在位不到四年,三十六岁的时候死了,儿子宋神宗继位。
宋神宗继位当年,米芾随母亲离开家乡,来到东京汴梁侍奉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由此可见,米芾的母亲在王府里工作的时候,就是高太后的丫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米芾母亲是宋神宗的奶妈,总之是她工作认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米芾母亲离开王府的时候,宋神宗才十岁,如今已经是二十岁的年轻皇帝了。
米芾来到开封两年后,宋神宗为感谢米芾母亲对他小时候的照顾,就让刚满十八岁的米芾当了秘书省校字郎,他由此步入仕途。不过,在宋朝科举出身的士大夫眼里,他出身低微,母亲是伺候主子的下人,由皇帝恩宠做官的常被归入奸臣的行列,若要在政界出人头地并不容易。
而且,宋神宗想干一番事业,让米芾当官的同年,启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大力推动变法,米芾这种不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人,难入王安石的法眼,仕途并不得意。米芾从神宗时期当官,又历经了哲宗,两朝过去了,除外放当了几任县尉、知县和小州郡的副官外,没有什么大的进步。
米芾之所以如此,除了他出身低微。另一个原因应该是他不善政务。还有,他既然一门心思埋头于艺术创作,自然无暇顾及政务,或者说他懒得放下身段,去应酬凡夫俗吏。升官不升官无所谓,只要有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儿就行了,这也加深了他在外人眼中“癫狂”的印象。
米芾并没有因为自己出身低微、仕途不顺而消沉,他对生活的态度可以说极其乐观的。他聪明绝顶,自幼跟随在王府工作的母亲接触到诗文,七岁左右回到襄阳生活,拜襄阳书法家罗让为师,苦学书画,又学诗文,不仅弄墨成瘾,也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从各种史料记载看,米芾日积月累的临摹前人名作,同时潜心揣摩各大名家的特点。在书法、绘画上吸收名家的长处,最终以独特的米氏书法技艺和“米点山水”的画风著称于世。有机会在细雨天去武当山玩,大家可以切身体验一把现实中的“米氏云山”,特别是“第一山”那三个大红字在云雾中忽隐忽现的时候,感觉很棒。
米芾还写有《书史》《画史》《砚史》及《宝章待访录》《评字帖》等著作,理论见识超越前人。当米芾在书画上施展才华并达到出类拔萃的境界时,便得到了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们的接纳和追捧,其书法成就与蔡襄、苏轼、黄庭坚三位书法大家齐名,并称“宋四家”。
米芾的文字运用能力也非常了得,宰相王安石还摘取米芾的诗句,写于自己的扇面上,就连苏东坡对米芾的文采也大加赞赏。北宋皇位是陈桥兵变得来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对石守信等人说:“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你从门缝里往外看,一匹白马‘唰’的一下跑过去了,一辈子就这么快,打了几十年仗,现在天下太平不用在军营里奔波卖命,你们该回老家多买土地,给儿孙留下不动产,然后,养些歌姬舞女,颐养天年了。”
赵匡胤定下了“歌儿舞女以终天年”的用人策略,老赵家后辈各个重文轻武,这样的大环境中,出生低微的米芾,聪慧、勤奋、执着加上母亲的好机遇,等等因素叠加在一起,造就了他一流艺术家的声誉,成为文人雅士争相结交的对象。
米芾当了三十年的公务员,政绩没有,可他在文艺界熬出头了。米芾艺术活动的巅峰时期,碰到宋徽宗继位,我们这儿有一句方言叫“鲤鱼找鲤鱼,混子找混子”。宋徽宗是大娱乐家,有没有政绩无所谓,能陪着玩儿就是好同志。
当时米芾的书画作品在社会上名噪一时,宋徽宗爱才,提拔米芾当书学博士,就是北宋中央书画研究院教授,后来升级为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最大的官阶就是礼部员外郎,唐宋时期对礼部掌管文字典籍的官儿又称作“南宫舍人”,所以后世称他为“米南宫”。
当书画院的教授,陪皇帝玩艺术,米芾是比较称职的,不过他这种身份最多算是技术型官员,通常受到政界主流的鄙视,甚至蔡京等人根本不把米芾当政府官员看待,在政客眼里,米芾就是靠艺术特长陪皇帝玩儿开心的。
传说李白得唐明皇的宠爱,作诗做到兴头上,可令杨贵妃捧砚,喝酒喝到朦胧时,能让高力士脱靴。杜甫还写诗赞太白,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即便是真的,也不意味着李白的政治地位有多高,最后不也离开长安了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