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石曼卿、“婉约派”宗师柳永(3/11)

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17、倪云林

    他跟上一集讨说的秦观一样,也是江苏无锡人,倪瓒,字泰宇,号云林子,元末明初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

    倪瓒是富N代,倪家祖辈在宋朝就逐步积累财富,倪瓒家是当地最大的地主,富甲一方。倪瓒有位同父异母的大哥叫倪昭奎,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有很多头衔,类似于现在的省政协常委、省道教协会主席,同时兼任知名道观的住持大法师,还被元朝皇帝封为“真人”。

    元朝统治者有借助宗教来巩固统治的目的,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在汉人,尤其是江南汉人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的时代,倪瓒的哥哥不用服劳役、不用缴税,也不像正经官员那样有各种公务、要各种应酬,他不用贪污受贿,就有善男信女们不远千里而来供奉香油钱。

    倪瓒父亲死的早,大哥倪昭奎抚养他长大,因此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倪昭奎专门为他请家庭教师,这样优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养成了倪瓒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他清高孤傲,不问政治,不管生产,自称“懒瓒”,只花钱享受,不会挣钱、不想挣钱、也懒得挣钱。倪瓒交朋友只有一个原则,只要你喜欢诗画爱干净就行了,不管你有钱没钱,反正都没他有钱。

    虽然家境富裕,但倪瓒未染上纨绔子弟习的不良气,对自身的学习修养,抓得挺紧。家中藏书众多,经、史、子、集、佛法、道经、名家的书、画都有。倪瓒每日在家精心研读典籍外,还要练习书法、临摹古画。有时外出游览,见到有价值的景、物都随手描绘,一方面精细地观察大自然,另一方面继承传统技法,博采各家之长,为他后来在绘画上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倪云林有严重的洁癖。他让仆人去十几里之外的惠山上挑泉水,仆人挑水回来,发现倪云林都在家里等着,而且只用挑在前面那桶水泡茶,身后那桶水用来洗脚。有时候天阴下雨、道路泥泞,上山挑水又走那么远的路实在不容易,为了泡茶可以理解,家里井水就能洗脚,仆人理解不了,难道是老板故意整我?忍不住问原因,倪瓒的解释很简单,怕仆人在路上放屁,身后的那一桶只能用来洗脚。仆人听了心里有气又笑,这么远的路,谁能保证前后两桶水没有调换过位置?再说了那屁能不能熏到水里也有待研究。这大概是人们常说的“眼不见为净”吧!

    平时生活中,餐具、衣服、家具、地板一尘不染,倪云林的文房四宝也有两个专用仆人负责管理,随时擦洗。连院里的梧桐树,也要专人每天早晚用水冲洗干净。

    一天,朋友来访,酒宴之后太晚,就住下了。他怕朋友不讲卫生,别睡到半夜出了门就在院里尿啊!一夜之间,他起来三四次,看这朋友喝醉了还知道进厕所,终于可以放心睡了。

    倪瓒刚躺下,忽然听见朋友咳嗽一声,又担心得一宿未眠。天亮后朋友也走了,他急忙让仆人寻找朋友吐的痰在哪里。仆人找遍每个角落也没见痰的痕迹,老板什么脾气仆人知道啊!怕挨骂,只好找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梧桐叶,自己吐上一口。跑到老板面前报告,找到啦!倪瓒撇着嘴瞄了一眼,便恶心的捂住鼻子,往一旁躲开,命令仆人送出三里之外再扔掉。

    倪云林不是假干净,他有自己的专用厕所。在地上打木桩,在木桩上用香木搭建地板和围屏,再用香草制作屋顶,香木地板上留有排便的小窟窿,地面上挖土坑,坑里填满雪白的鹅毛。他在香厕里方便,排泄物落在坑中,立即被轻盈的鹅毛盖住,闻不到也看不见,比现在熏着线香的水冲式厕所还先进,看来,贫穷真的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因为洁癖,倪瓒很少近女色,跟老婆在一起也特别注意卫生。但有一次,他看中了一名歌姬,人漂亮,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聊得开心,倪瓒前思后想,把歌姬带回家过夜。歌姬先洗澡,在仆人的帮助下洗了很长时间,洗完了不让上床,倪瓒头摸到脚,边摸边闻,觉得不够干净,要她再洗。又洗了很长时间,还不让上床,倪瓒再摸再闻,不放心,让歌姬好好洗洗。洗来洗去,皮都泡掉一层,天亮了,倪瓒自己睡了。

    倪瓒三十岁左右,大哥倪昭奎死了,接着他母亲也死了。倪瓒悲伤不己,而且他原来依靠大哥道教地位享受的特权也没有了,倪家沦为一般的大地主。他仍然不愿放下高雅的身段管理俗事,任凭手下经营,自己广交朋友,一个字“玩”!

    和尚、道士、诗人、画家都喜欢跟倪瓒交朋友。吃喝玩乐只要花钱的事,都有倪公子买单。他也是这时候认识了同时期的大画家黄公望,就是画《富春山居图》的那位画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