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

74亲疏远近(1/2)

    王赟看此刻王亘还这么推崇贾代善,摇了摇头道。

    “孩子,你心中的贾代善,那是老荣国公贾源打造出来的贾代善,就像是所谓的八骏八杰,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二十四孝一样,纯属扯淡,就看谁扯的传播广了!”

    这个王亘是懂的,大父说的这些事别说不符合逻辑了,甚至都很玄幻。

    尤其是在得知了司马缸不止砸缸,还曾经斩过白蛇后,王亘对历史上的名人事迹就抱有了很大的怀疑了。

    这明显是家族在为孩子的名声造势,而砸缸是司马家成功案例,斩白蛇就是司马家失败的案例。

    可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没被人点透后很难有代入感。

    听大父如此一说,王亘才惊觉道。

    “大父的意思是,荣国公的好名望,全是老荣国公打造的!”

    王赟点了点头道。

    “当然了,不信你好好想想,你除了知道贾代善是个出色的人物以外,可有什么实在的例子来证明他很出色吗?”

    王亘想了想,发现好像真的如大父所言,只是听闻这荣国公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杰,可文不见他考上过进士,武没看过他建功立业。

    唯一的战绩就是先太子坏事的那一场,自己还以身殉国了。王亘想破了脑袋,满脑子都是别人说荣国公好的,却想不到一点好在哪里的。

    王赟看他这个样子,笑了笑继续道。

    “你这孩子,我说贾代善是个废物你还不信;你也不想想,那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从贾家手里跑到了那金陵王家手里,这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说着写下贾史王薛四个字后,又把史王二字调换了一下位置。

    “那档子事后,王家借势而起,贾家一落千丈,难道你以为是贾家的遗泽惠及到了王家不成!傻小子啊!”

    要不是王赟如此说,王亘一直以为,贾家当时的情况是实在没人挑得起大梁来,才用了金陵王家,也就是以贾家为首的王子腾家过渡了这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可听大父这么说,这里面似乎有别的勾当。

    尤其是,当时的贾家贾政走的是文官一道,贾赦又是皇家的幸臣没走武勋的师徒,即便没有先太子那档子事,突然提拔一个东宫辅臣出任不显示,必定是老皇帝升天之前,才会有东宫辅臣太子信任的人接任这京中武功之任。

    这么一想,王亘又觉得,貌似贾家还真的为后人铺路了,只是多了先太子这一档子事才出了变故。要不这贾赦说不好真的能接管京营。

    要知道,这京营节度使属于贾敬的父亲,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那么多年,这个职务只在贾家两兄弟之间过渡过。

    原以为被王子腾继承了过去,是贾家的无奈之举,如今看来,似乎别有隐情。

    王亘忙问道。

    “大父,不会吧!可能当时贾家后继无人,贾赦那样子的撑不起来,贾政又是个文弱书生,王家过渡一任也说明不了什么吧?”

    见王亘还替贾代善解释,王赟暗道,果然不能小看这名望的力量啊,怪不得世家大族都把名望戴羽毛般爱惜。

    真的是没错啊,这好名望就像是鸟的羽毛,好看的羽毛自然会被人报以善意,可是自己的这个接班人有些过了,羽毛毕竟是羽毛,没了羽毛还能再张,但万万不可把羽毛看的过重啊。

    当然,也不能把别人家的羽毛太当回事啊。

    是老鹞子还是家雀你的拔了毛看。

    王赟突然不想和王亘讲这贾代善如何了,而是想和王亘好好讲讲,吃兵饭的到底什么才是轻重缓急。

    随即,王赟扫开了四大家族的字样,看着王亘道。

    “我得儿,这四九城里京营节度使算有份量,可也不过是制衡之物;五军都督府,九门提督,神机营,禁军彼此之间相互制衡,才有了这京中的安稳。”

    说着,王赟写下,王,周,贾,皇,等一串的名号,又把贾家划掉,换上了一个王。也不用王亘问,王赟只顾着自己说自己的,能听懂多少,全看王亘的造化了。

    “孩子,你要时刻记住,手中有兵权才是被拉拢的对象;不用看手中的兵有多少,别管多少,你都是这京中的香饽饽!”

    说完,王赟看着王亘道。

    “若没有宝泉你,哪怕秋阳是个傻子,老子我也必定会推他到这个位置的!王家什么都能交就是不能交屁股这个位置,过度也不行!”

    这让王亘很不理解。

    “大父不才夸贾家散兵一事吗,如此又怎么这般重视手中的兵权!”

    这话气的王赟给了王亘脑袋一下,心中暗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