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高歌

400 春风得意的张九龄(3/3)

泪盈眶地说。

    阿军一直跟在郑鹏的身旁,两人的对话他听得一清二楚,闻言一脸感激地说:“少爷,无论怎么样,阿军以后会一直保护少爷,除非少爷赶,要不然绝不走。”

    “行了,什么也不说了,惹眼,郑叔,你回去吧。”

    “老奴祝少爷一路平安。”

    郑福回去后,一辆马车快走几步赶上郑鹏,很快,车帘被拉起,露出一个漂亮的小脑瓜。

    “大哥,这里离长安还有多远?”郑冰饶有兴趣地问道。

    “刚刚开始,躺好,站着很累的,顺利的话,我们半个月就能到长安。”郑鹏一脸耐心地说。

    小妮子一直在家里呆了,很少外出,不知外面的世界,第一次出远门,这一趟路途对她而言肯定很深刻难忘。

    “啊,那么远呢。”

    “你以为呢,现在去长安,又不是去逛集市。”郑鹏开口问道:“小冰,想看长安和皇宫吗?”

    “想,想,大哥,我要看。”郑冰一脸期盼地说。

    郑鹏哈哈一笑,然后手里的长鞭用力一挥:“想看就走快点,走。”

    一声令下,一行人快马加鞭,飞似的向长安的方向进安。

    ......

    崔源的三个条件,郑鹏在一年内全部完成,升了官,封了爵,修了大宅,眼看又抱得美人归,郑鹏心情非常好,骑马奔跑在通往长安的官道上,可以说春风得意马蹄疾。

    然而,此刻春风得意的人不止郑鹏,在长安跪着的张九龄,就是跪着也是如沐春风的感觉。

    一个人跪着也笑得出,十有八九是有喜事,还是大喜事,张九龄跪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前面站着一个宣旨太监。

    圣旨是出自门下省官员之手,能在门下省呆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一份圣旨写得文采飞扬,听起来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圣旨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张九龄懒得记,不过他记住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封赏:礼部员外郎。

    礼部员外郎啊,正四品下,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左拾遗,一下子跃过到礼部员外郎,对张九龄来说,这是仕途上最重要、最浓墨的一笔。

    “张外郎,收好旨圣吧。”太监读完圣旨,然后笑脸如花地说:“洒家祝贺张外郎高升。”

    “陈公公过奖,以后还要陈公公多多关照”张九龄说话间,从身上拿出一个金饼,塞到阿公公的手里。

    “嘿嘿,还是张外郎想得周到,洒家就不打扰张外郎了,告辞。”

    “陈公公慢走。”

    太监走后,在场下人纷纷上门道贺,祝贺张九龄荣升,正乱成一团之际,突然有人走进来:“郎君,郑将军在门外求见。”

    “哪个郑将军?”张九龄随口问道。

    “郑鹏郑公子。”

    不会吧,郑鹏来找自己?是不是上门祝贺吧,要真是这样,那郑鹏的消息也太灵通了。

    张九龄想归想,很快开口发问:“请他进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com。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com

    【姻缘阅读:m.c6c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