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人生模拟器

第六十六章 减税(1/2)

    对于老朱的提议,周延儒自然不敢有丝毫拒绝的意思,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的就表态说,自己会将全部家产捐出来充当朝廷的军费。

    “还算识相。”

    看着果断表态的周延儒,老朱微微颔首,然后开口说道:“如今大明积弊已久,非一人之力能改变。”

    “咱既然留着你的脑袋,就是看重你的能力,希望你在这位置上多做一些事。”

    “拿出你以前改善民生,提拔贤才,整顿军政的干劲来,只要你能踏实做事,咱可以保证,之前的事可以既往不咎。”

    听到老朱这话,原本惊惧万分的周延儒此时突然沉默了片刻。

    曾几何时,在斗倒毫不作为的前任首辅温体仁之后,他也相当一个好官,他也想做些实事青史留名。

    但问题是,臣非庸臣,主乃庸主,看透了崇祯刻薄寡恩没有担当的本质之后,周延儒索性就直接放弃了。

    毕竟如今大明的大明已经腐烂到了极点,不管你想做什么改变,都必然会得罪一大堆人。

    而得罪人之后,若没有皇帝在后面给他撑腰,那他大概率就只有像李邦华一样罢官回家。

    所以看透了之后的周延儒,索性就什么都不做了,老老实实当他的首辅,该打击政敌打击政敌,总之就不作一点实事。

    可现在,听到从老朱这位开国的太祖爷口中说出自己最为得意的政绩时,周延儒突然心中突然升起一个很微妙的念头,那就是换了这位当皇帝,似乎是一件好事?

    看着沉默不语的周延儒,老朱并没有在意,反正有锦衣卫在手,这位首辅就算有什么想法,也翻不起什么浪,若是他不能让自己满意,大不了再换一个上来就是。

    老朱的手段,并非只有威逼恐吓,他思虑了一会之后,然后开口说道:“你不是一直都想限制内臣和锦衣卫的权利嘛,咱可以给你个机会。”

    “东厂和锦衣卫就不用提了,咱还有大用,但那些税监,收不上来什么税反而是鱼肉一方,明日上朝的时候你可以提一下此事,咱允了。”

    说实话,崇祯派税监出去,在当地收税,其本意是好的,就是希望用他信任的这些税监,去监督下面的收税情况,然后通过这些税监再将赋税收上来。

    但理想跟现实往往有很大差距,这些个税监,斗不过当地的豪族就算了,还往往与他们同流合污,不但收不上来多少税,反而是借着皇帝的名字横征暴敛,大大加重的了民间的怨气,所以这波人老朱肯定是要收回来的。

    只不过,税监都是太监,名义上都是皇帝的人,若是他主动开口提出来,可能会寒了内廷宦官的心,所以这事索性就让周延儒提出来,那些宦官要恨就去恨周延儒去。

    “陛下圣明。”

    周延儒也知道若是做了这事之后,肯定会遭受内廷宦官的怨恨,但他非但没有丝毫抗拒的意思,反而是甘之如饴。

    毕竟,税监在下面早就闹得民怨沸腾了,若是他主动开口废了这些税监,固然会受到宦官的敌视,但同样会让他收获百姓的民心。

    若是以往的话,肯定是宦官对他比较重要,但现在老朱做主了,那就肯定是民心最重要了。

    什么宦官不宦官的,管他去死,自己先保住命再说。

    老朱想了一下,又开口说道:“对了,还有辽饷,练饷,现在也收不上来什么钱了,反而会加重百姓的负担,明日上朝的时候,也取消了吧。”

    说实话,大明的赋税原本真不算重,可问题是抗不住加派啊。

    除了辽饷和练饷,原本还有剿饷,这项加派的税收,被并成为三饷。

    其中剿饷是为了剿灭反贼而加派,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就已经停止征收了,现在就剩下辽饷和练饷。

    这些加派的税收,其目的是为了多收点粮饷,好快速剿灭反贼。

    提出这些加派的人,本意是想先苦一苦百姓,然后还天下太平,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结果,百姓是一苦再苦,眼看着都快要被苦死了,天下还没有一点要太平的意思,反而是越来越乱了。

    再加上下面那些豪强胥吏,借着朝廷加派的由头,在大肆横征暴敛,朝廷加一分税,他们就敢多收十分,

    而且最可恶的是,他们在收到赋税之后,还会以百姓负担重的名义,说收不上来税,然后把税银直接给扣下来。

    长此以往下来,百姓没有活路,肯定会一个接一个造反。

    所以最为痛恨苛捐杂税的老朱索性就直接取消了这些加派,让百姓先稍微缓一口气再说。

    只是周延儒在听到这话之后,面色却不由得一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