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禅让,求我登基

第一百一十七章:不会杀人的皇帝不是好皇帝(2/3)

装怂?

    不就是朕让你表演倒立吃翔了嘛,用得着这么小气不?

    “益州是你的,这点谁也改变不了,不管你愿不愿意,益州刺史这个人选都得你来定,就算你不选,朕也会随便找个人说是你选的,你不是孝顺吗?等朕被大臣们围攻的时候,朕看你到时候是怎么孝顺的!”刘彻恶狠狠的瞪着刘破奴。

    他不信刘破奴不清楚自己的意思。

    那小子就是在装湖涂的罢了。

    而刘彻也同样没有耐心再跟这小子湖弄下去了,今天必须得把一些话给挑明了。

    雅文吧

    所有的计划都得快马加鞭的去进行,太子之位,他是一天也等不及了。

    刘据是不错,他也的确是一位好兄长。

    可也就仅仅如此了,刘据已经废了,特别是再跟刘破奴对比过之后,那种废物的属性就更加明显了。

    刘彻甚至已经想象到了刘据登基之后的场面了。

    虽然明面上他还是皇帝,可下面的那些大臣们却总是会一次又一次的湖弄他,明面上是刘据掌握着天下大权,实则权力都在那帮人手中。

    而刘据看到的,不过是他们想让他看到的东西罢了。

    以前是没有对比,加上在暴走的边缘徘回分散了刘彻大量的精力,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观察到这些东西罢了。

    刘破奴这小子虽然口无遮拦,但却让刘彻保持了一丝丝的清醒与思考。

    虽然他还是对刘据感到不满,但是跟之前相比较起来,刘彻并没有将所有的不满都放在刘彻身上,而是将一大部分转移到了那帮人身上。

    仁慈并不是错,错就错在只知仁慈而不知人间险恶!

    相反这一点在刘破奴的身上就没有任何的漏洞,成长于民间,经历过各种事情。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人心的险恶,你看到的只是他的不要脸,但却没有看到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让他变的这么不要脸,这么的无下限。

    庆幸的是,刘破奴还保持着自己的原则。

    “朕就是要让你在蜀地培养你的心腹,除了蜀地,朕还要让你通过修筑军堡群来获得军心,推广水车和曲辕犁来获得其他地方的民心和人心,朕不只是这么想,朕还要让你在蜀地训练军队,朕要让你在五年之内,成为朕的太子,成为大汉的太子!”刘彻语气沉重的说着。

    听着刘彻的话,刘破奴一改常态。

    若是以往,他肯定会用一些不要脸的玩笑话把这事儿给湖弄过去。

    刘彻让他干的事情,那根本就不是一个诸侯王该干的事情。

    虽然不知道糟老头子到底有多不满意太子,但刘破奴很清楚,这事儿一旦开始了,那就意味着向全天下宣告了皇帝要换储了。

    而且还是明着告诉他们,新的储君就是蜀王刘破奴,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根本无法解释皇帝为什么会让一个诸侯王去干皇帝才该干的事情。

    争取军心倒是也能理解,毕竟只有得到了民心和军心,才能保证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

    可是在蜀地训练军队又是什么鬼?

    七国之乱之后,先帝已经有意的收回了诸侯国的部分兵权。

    糟老头子在登基之后,先是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以此来分散诸侯王的实力,让他们渐渐的彻底失去与朝廷对抗的实力。

    紧接着,糟老头子又收了诸侯王的兵权,即便是封地内,军权也不归他们管辖。

    安全问题则是由朝廷统一负责,除此之外,诸侯王所剩下的权力,也就仅仅只有任命封国内除了国相国尉等以外官员职位,根据规格不同配置不等人数的卫队,少则几百人,多则两千人,这便是诸侯王现在掌握的唯一合法武装力量。

    但是朝廷对于卫队的装备也是有严格限制的,简单的说就是只允许配备用于防护的轻型兵器。

    除此之外,诸侯王最后剩下的权力就是收取封地内的税收资格了。

    经过几十年的调控,现在的诸侯王几乎大多数都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存在,他们只享受诸侯王的待遇,手中几乎没有任何的权力了。

    在这种大势之下,糟老头子却要一反常态的给自己蜀地的兵权,这是想干啥?

    太子没有兵权,尽管他在军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这点影响力糟老头子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将其压制,这是血脉上的优势。

    诸侯王也没有兵权,唯独自己这个诸侯王有兵权。

    接手一支军队,完全掌控他的难度要远远大于自己从无到有带起来一支军队的难度。

    而想要完全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