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禅让,求我登基

第一百九十章:朕就知道你不是啥好人(2/3)

的压力,最大限度的削弱了他们的实力,可是对于大汉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为了更长远的发展,为了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朝廷最多在未来十年以后,就必须要进行新一轮的削藩了。”

    “可是削藩这种事情又哪有那么容易?看似削的是藩,可实际上却是在要他们的命,他们肯老实配合那才叫出了怪了呢。”

    “所以啊,我就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情,趁着我还没有去封地,先把大汉发展的计划给定出来,并且完成一部分让大家看看效果,之后就去封地静等着朝廷削藩,到时候只要朝廷的削藩令一下,我就第一个举手支持,第一个请朝廷来削我的藩,这样我就能给其他诸侯王起一个引导效果了,虽然不一定能影响到他们,但不管怎么说,后面他们只要不跟着,那就是有异心,朝廷便是直接出兵讨伐也是师出有名!”刘破奴巴拉巴拉的说着,手舞足蹈,似乎那真是自己想的一样。

    “削藩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刘彻没好气道。

    就说这小子不会安什么好心,果不其然。

    兄友弟恭?

    朕能信你的话才特么出了邪呢!

    你特么帮刘据说了那么多话,表面上看的确是挺在意你这个大哥的,前提是别说后面这些话。

    实际上你小子就是为了给他下个套,为将来的削藩做准备呢。

    “削藩是不容易,高祖皇帝告诉我该削的就绝对不能手软,祖父告诉我凡事不能优柔寡断,父皇您则告诉我要以彼制彼!”刘破奴微微一笑,一脸澹定的说着。

    刘邦对他的那些老部下可没留什么手,他知道不收拾他们的话将来迟早会祸害到自己的子孙。

    所以不管他们有没有问题,就是没问题也要找个问题来把他们干掉。

    就算自己背点骂名又能如何?

    最起码自己的子孙可以坐稳这个江山了,将来子孙不能说自己把问题和麻烦都留给了他们来解决,起码自己是个合格,并且优秀的老祖宗了。

    先帝刘启也意识到了诸侯王的危害,并且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削藩,可七国联合起来以清君侧的名义来进攻朝廷,刘启竟然稀里湖涂的真相信了他们是来清君侧的,认为只要杀了晁错他们就会退兵。

    结果优柔寡断之下杀了晁错,结果七国看到皇帝竟然怂了,这肯定是朝廷空虚,打不过他们才怂的,这还能忍?

    当然,在这件事情上优柔寡断的刘启也并不是没有一丁点亮点的,起码他在这件事情上阴了梁王一把,直接把梁王推到了前线去跟七国拼命,朝廷的军队坐山观虎斗,等差不多了直接上去清场,结果七国之乱平了,梁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威胁朝廷。

    刘彻的推恩令就是将削藩的矛盾转移到诸侯王的内部,你不同意?那就先去问问你儿子干不干再说。

    刘破奴是认真研究过汉朝这三次削藩活动的,也看出了每一次削藩的手段都在不断的进步,自己若是继了位,不削藩自然是不用多说,可若是要削藩的话,那就必须要在前面三次削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不然岂不是显的自己这个皇帝太没水平了?

    “所以啊,我打算把削藩的手段改进一下,一手饴糖一手大棒,到时候饴糖给我吃,其他人要是听话的话也可以给他们吃,要是不听话的话,那就把大棒直接砸上去,这世上就没有什么是一棒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的话,那就再来一棒子……”

    刘彻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笑容,原来这小子打的是削藩的主意啊。

    这可是历朝历代,每一个皇帝都想干的事情。

    只不过有的皇帝虽然想干,但条件不成熟,没办法干这种事情。

    但毫无疑问的是,每一次削藩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

    虽然刘破奴嘴上说的轻松,但刘彻依然很高兴。

    起码这小子在还不是太子的时候就敢想着削藩的事情了,提早了这么多年准备,加上这小子猴精不肯吃亏的性格,等他动手的时候,那些诸侯王一定是招架不住的。

    同样的,削藩并不能一味的只去讲武力,也得让人看见点放弃抵抗的好处,不然人家凭啥把自己的权力心甘情愿的交给你?

    先树立个典型给别人瞅一瞅,若是按照之前的势力分布……

    刘彻略有深意的看着刘据,朕之前可是说要把整个胶西郡都封给刘据的,刘据接下来会成为大汉最大,实力最强的诸侯王。

    若是连刘据能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并且接受,那起到的影响作用的确会很大。

    感受着刘彻的目光,刘据可谓是满心的苦涩,他知道刘破奴比自己想的更远,该下手的时候也绝对会比自己更狠心。

    如果是以前,他会认为这是刘破奴为了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