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第481、482节 攻下临安,恢复宋都!(7000字)(4/5)

不杀,哪些人不该杀,都在他的名单里头。

    到时君上进城,就省了很多事了。只要他把名单一递交给君上,直接拿人杀人就行了。

    多简单。

    …………

    夜里,忽然一千唐军骑兵嚣张无比的来到城下,绕城而走,弯弓搭箭,将一封封檄文以及恐吓信射进城里。

    很快,城中很多人就看到了唐军的征元檄文和恐吓信。

    那么多檄文射到城中,官员们想隐瞒都不行。

    等到游显等人看到檄文和恐吓信,顿时气得直哆嗦。

    这檄文…太狠了,很能煽动人心。而且,李逆自称李唐后裔,颇能迷惑人。

    可以想象,这个“征元檄文”一旦天下皆知,会蛊惑多少人。

    朝廷和大汗,又会多么愤怒!

    想到大汗的怒火,游显等人就不寒而栗。

    而更可恶的是恐吓战书。

    李洛在信中说,明日唐军一兵临城下,半个时辰不降,城破之后,满城官员将吏,皆斩。家人为奴。

    若降,最坏也能活命。运气好,还能有官可做。

    又说,杀上级官长或者同僚投降者,重赏。

    官员们看了檄文和恐吓战书,久久不语。

    “来人,传令捉拿城中奸细,有敢蛊惑人心,意图不轨,造谣生事者,一体拿了,就地正法,震慑宵小!”

    游显浑浊的老眼中,迸现出狠厉的目光,犹如一头愤怒的老狼。

    他就不信,几万人马守不住临安城两天!

    …………

    第二天清晨,大队唐军拔营,浩浩荡荡的开到临安东城下。

    游显等官员登城,看到唐军旌旗如林,刀枪如雪,甚至还有一万多骑兵,气势雄浑,军列严整,杀气干云,排出了三里大阵,怎么看都是天下少有的精兵。

    一杆高高的浴火浴火凤凰旗帜,一杆高高的唐字大旗,还有一杆“征元大都督唐国公李”的大纛,无比醒目。

    元廷官员见状,都是既咬牙切齿,又心中惊惧。

    游显看到不远处唐军大纛下的李洛,气的老肺都疼了。

    李洛啊,你干嘛造反?大汗和大元,待你不薄哇!

    你这个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李洛端坐在忽必烈送的大食宝马上,看着不远处的城楼,淡淡说道:“游显老狗,断然不降,传令攻城吧。”

    趁着元军大队骑兵还没赶到支援,先尽量用火炮。

    这以后啊,在野外和拥有骑兵优势的元军作战,火炮就不能像今日这样逞威了。

    负责指挥攻城的,是江图。

    大量的骡马从唐军大阵中走出,所有的火炮都被拉了出来,排列在阵前,距离城墙一里。而唐军骑兵分为两翼防止元军骑兵出城攻击。

    而城内的元军主力,也调到了东城防守。可是元军军士见到城下的火炮,顿时都是胆战心惊。

    事实上,破解唐军火炮战术的,就是骑兵。唐军火炮和元军骑兵,是相互克制的。可问题是,临安城内如今只有八千骑兵,还没有唐军骑兵多,如何能出城克制唐军火炮?

    倘若元军有两三万骑兵,那唐军就不敢如此放肆的使用火炮了,因为搞得不好就是一场大败,还可能损失很多火炮。

    早就装填好弹药的唐军火器军,每门火炮的操作炮手都准备就绪,这些操炮动作他们苦练了很久,早就熟练无比,只等一声令下。

    唐军连号角和战鼓都懒得用,就直接下令开炮。

    六十门十斤弹重炮,两百门六斤弹火炮,四百门三斤弹火炮,还有更多的一斤弹小炮,全部集中,对准了城楼之下的一片区域。

    竟然是用这么多火炮,攻击一个城门。

    城楼上的元军见到这一幕,忍不住就纷纷后退,军官们再怎么弹压,都无法提振他们的军心。

    “轰轰轰……”

    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巨响之中,临安城东城楼顿时石屑纷飞,城头的石炮,床弩等守城军械,几乎损失殆尽。

    城头大片的元军守兵不死既伤,尸体如同下饺子般跌落城头。

    坚固高大的城墙,整个儿都在震动,砖石暴裂中,“哗啦”一声,整个城门楼子全部坍塌。巨大的城门,也被轰的粉碎,露出后面的堆积的石头。

    虽然城墙还在,可所有人都明白,再这么轰击几次,城墙肯定会坍塌一大截。

    游显等人虽然远远的退了开去,没有被火炮伤到,可看到城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