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第578、579节 唐王奸诈…可汗老辣…各有杀机!(九千字)(4/6)

>    双方大军排出了方圆二十里,恢宏无比,如诗如画。

    就是附近的山峦和城池,在这大海般壮阔的军势面前,似乎也变得渺小起来。

    双方人喊马嘶的声音沸反盈天,上干云霄,下震大地,充斥了整片空间。

    元军中的蒙古色目骑兵,大理骑兵,土司骑兵并没有上马,而是用雪擦拭马的身子,给战马喂食豆饼草料。

    而联军则是排兵布阵。李洛战力最强的唐军全部放在外围,组成三个品字形的大阵,每个大阵又分为九个万人小阵。

    每个大阵间隔两里,每个小阵间隔十丈。

    三万五千唐军骑兵,全部配备在李洛的中央大阵。而左前方大阵是文天祥指挥,右前方大阵是陈淑桢指挥。李洛的中央大阵,则是在中央靠后的位置。

    而联军中的大量军奴,也在紧张的安营扎寨,布置障碍,尤其是在联军后方挖拒马壕沟。

    元军骑兵为何要给联军从容布置的机会?

    因为元军也有大量步兵和奴隶,而联军也有骑兵。而且联军行军时的队伍很严密,始终保持了一定的阵型。

    更重要的是,由于联军来的突然,也出乎元军意料,元军自己也没准备好。

    元军中军之中,也先帖木儿一身白色的盔甲,身后树立着高大的苍狼战旗和黑马尾苏鲁锭。

    喇嘛们的诵经声,以及萨满们的法铃声响成一片,为元军祈福。

    也先帖木儿看着联军巨大的阵势,脸色铁青一片,他下撇的嘴角抿的紧紧的,野狼般的眸子满是杀意。

    叛军和反贼竟然已经如此势大了。这次要不把他们灭掉,那还得了?

    大理军的段庆和段正父子,看到联军威势,也不由心中发寒。

    不过,他们仍然坚信,最后赢的一定是自己元军。

    因为这边有十万骑兵,光重骑兵就有两万。

    没有火药的叛军,怎么抗衡?

    这一仗虽然不好打,但也没有悬念了。

    直到现在,他们还坚信汪渭带来的情报。特别是看见联军阵前布置了大量和石炮和床弩以及盾车之后,他们就更加坚信唐军没火药了。

    不然带这么石炮,床弩,盾车干什么?

    他们哪里知道,唐军的火器就藏在军阵中,伪装成了粮草辎重?

    就是元军探马,也没有发现唐军带了火炮。

    叛军连火炮都没带,当然是没火药了。

    联军大阵周围,是豺狼一般的元军探马,上空是盘旋的海东青。

    没过多久,也先帖木儿等人终于搞清楚联军的大概数量。

    李庭说道:“贼军的品字犄角阵,乃是常用的防守型大阵,这说明李洛的确信心不足。此阵虽然不错,但也有闲置兵力的缺点。”

    “贼兵虽然比我军多,但骑兵比我们少得多,他们又没了火药,这一仗就用老办法!”云南王说道。

    “两翼,正面,后面各派轻骑围攻削皮,重骑兵和步兵缓缓压上。等到贼军大阵不支,再用重骑兵破阵!”

    李庭道:“贼军有三个大阵,互为犄角,我军先攻那个阵?无论攻打那个大阵,其他两个大阵都会靠拢压缩我军骑兵。”

    博罗欢也道:“没错,所以不能四面围攻其中一个阵,而是三阵齐攻,只攻每阵一面,让三阵无法各自为战,无法相互支援。”

    云南王顿时明白了,觉得自己想的简单了些。

    “好!那就一军攻打贼军中央后阵,一军攻打左阵正面,一军攻打右军右侧!”

    博罗欢笑道:“大王如此打法,让贼军首尾难以兼顾,相互难以支援,好得很!”

    李庭补充道:“等轻骑缠上贼军,就用大象突击,重骑兵跟在大象之后破阵。贼军也有一些大象,却是拉辎重的驮象,不足为虑。”

    元军这次带了数百头战象,但战象用来破阵效果其实不好,因为大像胆小,不敢冲击布满长矛的盾车。往往会被盾车挡住,被盾车后面的守兵放火箭吓走。

    叛臣李洛曾经征讨国安南,屡破象兵,他不可能不知道这点。贼军带着这么多盾车,战象要想破阵就很难了。

    可要是敌阵在轻骑打击下凌乱,战象就能趁机冲阵了,然后重骑兵压上。

    如此一来万无一失。贼军根本没有法子破解,只能被动的列阵防守,直到崩溃。

    三人商量了一下,就定下了这个战策。平心而论,这个打法的确是最好的,既能充分发挥骑兵优势,又能利用战象破阵,而联军虽然兵多,却很难有力反击。

    因为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