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雍正八年的五月,百鸟争鸣。
十三弟已病入膏肓,床榻前,“四哥,臣弟走后,请十四弟回来帮您吧,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毕竟是亲兄弟。”
“四哥,好好对待若涵。”这是他留给我最后的话。
“朕会的。”是对他的承诺,也是对她的承诺。
雍正九年的六月,骄阳似火。
冲着十三弟的一席话,我马不停蹄的赶到景陵,尽管事先做好了心里准备,仍是在碰了一鼻子灰后,火冒三丈。这些年,我比以前沉不住气了。
那场大病,打磨掉了我的韧性和意志,如今的我更牵挂原本不该属于我的儿女情长。
幸好始终有若涵在我身边,无条件的相信我,不需任何理由。
雍正十年的八月,月色阴沉。
地震在刹那间来临,来不及多想,眼前只闪现她惊恐的目光,我断不能让她一人承受这突如其来的灾难。
星云楼前,四目相接,此刻我不再去想三百年后的大清将会永远的埋葬在尘土之中,也无须理会自己究竟还有多少的抱负未实现。我只知道,我害怕再度失去眼前的女子。
情字煎熬,前世儿女情还欠你多少?
雍正十一年的六月,细雨如烟。
若涵顺利产下了我们的儿子。
早先她生雅儿时痛苦的经历还历历在目,按说我不该再让她受苦的,可是想同她有儿有女的念头蛊惑着我,等到李嬷嬷将瞻儿抱到我面前时,我身上的衣衫已尽湿,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感同身受。
雍正十二年的十月,秋意瑟瑟。
我把承欢交到了晴岚的手中,无需诸多嘱咐。
一边是若涵含笑带泪的双目,一边是承欢幸福而甜蜜的欢颜。
若涵,我老了,我们还有多少日子?
雍正十三年的三月,蝶舞蜂喧。
若涵匆忙的打发承欢和晴岚出京游历,我隐约的感到她有事瞒着我。
星云楼内,若涵跪在沈豫鲲面前,我震惊,无以复加。骄傲如她,从来都没有求过人,现在,是为哪般?
“请你带雅儿出宫。”淡定的神情。
“为什么?”我想,沈豫鲲的惊异并不在我之下。
“我不能说。”若涵紧咬着发白的嘴唇。
“若涵,我一直以为我们是知己。”他伸手去拉她,她拒绝。
“沈豫鲲,就当我求你。”坚定的目光,痛苦的神色。
“告诉我原因。”他坚持。
“今年便是胤禛的大限,他走了,我亦不会独自活在这世上。请替我好好照顾雅儿,我知道我这样做是难为你了。可是,求你体谅我这个做母亲的心情,她要是留在宫里,命运就不再操纵在自己手中。请原谅我的自私。”她的话一字一句的打在我的心上。
许久的沉默,没有答复的言语,只见他轻轻扶起她,拭去她面颊上的泪珠。
提笔写完密旨的最后一字,我仿佛被抽掉了所有的力气。我知道自己做了一个多么残忍的安排,但是我明白,这一路走来,她是那么的艰难,却是不离不弃,陪伴我到最后。可我又多么希望,永远都不会有最后。
听到她和沈豫鲲的对话,我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我一直都知道若涵是爱我的,但她的爱仍然远远的超过了我的想象。即使她曾经为我挡过刀子、曾经无数次的被我伤害却又无数次的回到我身边,这些我都知道,但即使这些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她的选择让我更加的震撼。
她从来都知道我只有十三年的光阴可以给予,却还是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开始。
我知道自己欠她太多,如果我早知道我能给她的是短短的十三年,那么很多事情我一定不会让它发生。
如果我早知道,我会在相见之初就会好好看看这个勇敢善良的女子;
如果我早知道,我会在金銮殿上她为我症病她脱口而出进宫日子时把这个直率坦诚的女子记在心里;
如果我早知道,我会在欧阳闻人密报她女扮男装混入宫廷意图谋反时坚定的回答,这一切朕早已知道,早已默许;
如果我早知道,我不会让她饱尝牢狱之灾;
如果我早知道,我不会在她第一次小产时怀疑她的用心,不会让她挡在我的面前经历生死的考验;
如果我早知道,在若曦离开的时候会看到她的关心,她的恐惧,她的真情,不会出言伤害她,不会抗拒她,不会害她失去我们第二个孩子,不会任她走出我的世界;
如果我早知道,我不会害她失去孩子之后,再失去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