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

第1182章 此儿三品官(1/2)

    “啊?王毛仲死了?”

    “杀了苏有田父子和臧希烈的人死了?岭南王这动作也太快了吧?”

    “唉,刺杀乃是阴谋小道,此例一开,后患无穷矣。”

    “瞎说,怎么可能是刺杀?万骑大将军负责护卫皇帝的安全,能刺杀他,就能刺杀皇帝。”

    “但要不是不刺杀,令难忘又怎么可能令当今天子自毁长城?”

    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崔耕道:“禄山,王毛仲到底是怎么死的?你跟大伙儿说道说道吧。”

    “是。”

    安禄山翻身下马,侃侃而谈道:“先天政变后,王毛仲自恃功高,求为兵部尚书之职,可最终皇帝把这职司给了宰相姚崇,王毛仲当场就面露不悦之色,皇帝深为忌惮。后来,其小妾生子,陛下命杨思勖前往道贺,并封那孩子为五品官儿。可王毛仲却对杨思勖言道,此儿不当三品耶?杨思勖回报皇帝,皇帝将王毛仲招进皇宫,命杨思勖将其杀之。”

    “原来如此。王毛仲一死,想必臧兄弟可以瞑目了。”

    说着话,崔耕又看向狄云鹤道:“怎么样?狄司马,本王没说半句虚言吧?”

    “这当然当然。”

    狄云鹤满面羞红,额头上冷汗淋漓……

    在他原本的想法里,要么自己给崔耕一个大大的难堪,然后自己被砍了脑袋,名留青史。要么,邀天之幸,崔耕大度地饶了自己。那就是自己忠义无双折服了崔耕,照样名留青史。

    万没想到,王毛仲死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成了一个笑话。这要是死了,那就得是以小丑之名名留青史啊!

    不行!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发生!

    想到这里,他赶紧道:“王毛仲杀害岭南王的亲戚之后,不久就遭了报应。可见岭南王的确是天命所归啊,臣为岭南王贺。”

    擦!这厮太可恶了,先前还和岭南王做对呢,怎么眨眼就把我们的词儿抢了?

    其他人等也赶紧跪倒在地,齐声道:“微臣为岭南王贺。”

    至此,崔耕回归岭南道的第一次亮相圆满成功。

    当然了,不是崔耕掐指一算“王毛仲当死”,而是他一手推动了王毛仲之死。都市皇途

    在历史记载中,王毛仲恃宠而骄,对宦官极其无礼,有事儿没事儿的就讥讽他们,包括高力士、杨思勖等高级宦官。

    高力士一边表面上不动声色,一边寻找他的破绽。

    整好赶上王毛仲生了一个儿子,李隆基命高力士代自己去封那孩子为五品官。

    王毛仲看不起高力士,就说了句,此儿不当得三品官耶?

    其实他这话不是嫌李隆基给自己儿子的官而是讽刺高力士我儿子有小**,你高力士没有。凭啥你都是三品官了,我儿子不是呢?他怎么也比你强吧?

    王毛仲就是这么个脾气,拿宦官不当人,没事儿就损几句。

    高力士就是抓住了他这个破绽,将此言传到李隆基的耳朵里。

    李隆基当时就怒了,心中暗想,好啊,王毛仲。你儿子刚出生,朕就给了他一个五品官儿,可你不但不感恩,还嫌弃五品官儿非要做三品官儿。要知道,一出生就享受三品待遇的,那是皇子!你究竟想干啥?

    于是乎,他先慢慢剪除王毛仲的羽翼,再将其贬官出外,最后命人在半路上杀死了他。

    崔耕就是根据这个典故,想出了一计。

    没有崔耕的历史上,高力士是李隆基身边第一太监。总的来说,高力士是个厚道人,王毛仲不把让逼急了,他不会下死手。杨思勖在高力士的压制下,也只能出外立功,在宫内掀不起什么风浪来。所以,高力士杀王毛仲是十几年之后的事儿了。

    但是如今,杨思勖是李隆基身边最得宠的太监。此人残忍好杀,比高力士的脾气差多了,完全可以利用他提前杀了王毛仲。

    崔耕本来把这差事交给了秘堂,不过,因为发生了崔日用罢相之事,改为让崔日用主持。

    接下来就简单了。

    崔日用厚赂杨思勖,说自己后悔当日不该讽刺陛下,还请杨公公在陛下面前为自己美言几句,让自己复相。

    杨思勖虽然觉得这事儿不好办,但这聚丰隆的银票太可爱了,他是真不愿意拒绝,所以,他只是推说这事儿不好办,得等待机会。

    崔日用也不催促,只是常去拜访杨思勖在唐朝,高级太监与普通高官无异,既可在宫外置办宅院,也可以娶妻。

    幻想大炼成

    这么一来二去的,双方的关系就拉近了。

    杨思勖受了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