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之子

第六十五章 双战刘三刀(1/2)

    

    就这样徐晃与刘三刀你来我往地走了十几招之后,徐晃越来越感觉对方的刀势越来越沉重,自己也越来越无法抵挡了。

    左支右绌地抵挡下去,好几次倒要被对方击中要害。

    此时董守业在阵外看到徐晃不是刘三刀的对手,基本上是守多攻少,苦苦支撑,便对身边的张辽说道:“二哥,大哥恐怕不是刘三刀的对手,还请二哥上前助大哥一臂之力,双战刘三刀。”

    张辽也是一直观察这阵中的局势,早就按耐不住,想要擅长帮徐晃一把了,只是苦于董守业没有下令,在这徐晃也还能支撑。

    这下子张辽已得到董守业的将令,当下便不再犹豫,左手一拉缰绳,驱使坐骑,右手倒提着这黄龙钩镰刀,便奔将上去,助徐晃一臂之力,同时口中大喝道:“雁门张辽张文远前来讨教阁下高招。”

    张辽之所以高声大喊倒也不是因为嗓门大闲得慌,而是出声提醒对方防备自己。

    说着这也许会有人说这还提醒别人,不是傻逼的行为吗?

    这个在古代,大家都是喜欢做正人君子,两军阵前斗将的时候,都会报上名号通知对方。如果是二战一,后加入战圈的话,更应该通知对方,要不然就是偷袭,就是小人行径了。

    这一切跟现在不一样,现在的人都比较热衷于偷袭,热衷于做小人,还堂而皇之地说这叫上路子,有头脑。

    世风日下!

    你道徐晃为什么使用大斧子,却在力量上不是刘三刀的对手呢?

    原来刘三刀手中的大刀也是有名堂的,乃是采集天外陨铁所铸造,重达九十斤,整整比徐晃的大斧子重了二十六斤,一般人根本就玩不转。而且刘三刀天生神力,世间少有。

    一身刀法乃是西域异人传授,神妙无比。

    刘三刀凭借手中大刀,神妙的刀法,以及天生神力,闯荡西域,无人是其对手,而后在偶然的机会遇到潘凤,因事发生争执,二者大战一场,不分胜负。

    这两人也是不打不相识,相互佩服对方的武艺,一见倾心,结为好友,好不痛快。

    之后潘凤离开西域,远赴冀州投奔韩馥,二人从此分别。

    后来,群雄讨董开始,潘凤追随韩馥参加,在虎牢关大战之中出战华雄,却意外死于华雄之手,华雄也借此名扬天下。

    潘凤身死的消息传出之后,刘三刀不敢相信,坊间也曾流传华雄斩杀潘凤的过程,

    刘三刀听后不死不得其解,觉得潘凤之死有诸多疑点。而后又听说董守业领兵支援冀县,便在一路上的一些必经之地等待董守业的大军,想要见见华雄,了解事情的具体经过,再者也是为了给潘凤报仇。

    *****

    刘三刀见到张辽杀入阵中知道对方是想要双战自己,也不畏惧,这刘三刀对战徐晃也有一段时间了,自信徐晃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现在再来上一个强敌,那是再好不过了。

    刘三刀是一个武痴,对手越强,他越高兴。

    张辽驱使坐骑冲过来之后,首先便是照着刘三刀的头部劈出一刀。

    此时的刘三刀正是一刀斩向徐晃。

    刘三刀的这一刀是一系列刀法的后招,徐晃在之前已经左支右绌地抵挡了好几个先手,眼看就要抵挡不住了。

    董守业与张辽的时机把握的非常好,张辽在徐晃最为艰难的时刻出现,此时张辽想要救徐晃已经是来不及,故而使的是攻敌必救的一招。

    刘三刀此时攻向徐晃的那一刀眼见着就要成功了,而张辽的刀锋已经靠近他的身边。如果刘三刀不管不顾地要击杀徐晃,那他自己也只能是死于张辽的刀下。

    一命换一命的事儿,显然刘三刀是不愿意做的。

    刘三刀此行的出发点是为潘凤报仇亦或是找出潘凤的真实死因,眼下还没有见着正主华雄便把性命丢了,那不就是得不偿失了嘛!

    所以,刘三刀在关键时刻,选择收回刀势,抵挡张辽的攻势。

    这下子,徐晃几乎是死里逃生,眼见二弟张辽已经加入战场,当下心中大定,抖擞精神与张辽双战刘三刀。

    这刘三刀是个高手中的高手,一身武艺神鬼莫测,高深无比。

    即便是张辽加入战场也没能立刻就占据上风。

    刘三刀反而有愈战愈勇之势。

    徐晃与张辽结为异姓兄弟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期间二人几乎是每天都呆在一起,所以经常在一起演练武艺,切磋切磋,时间长了都对对方的招式套路非常清楚。而且平时这两人也会琢磨一些连击之术,以防万一。

    眼下敌人手段强硬,徐晃与张辽二人便将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